张建禄原本是村里出了名的困难户,在几位大户的热心帮助和支持下,他依靠种植6亩多花卉苗木,年纯收入5万多元
“在地里干活时,我们一身泥一身土,在与大客商联系苗木生意时,我们开轿车、坐飞机,住在大酒店,西装革履。”张振荣笑着说,“新型农民就得体体面面的,要让资金、劳动力、信息和技术在苗木花卉这条链上转起来。”。作为致富引路人,张振荣等在武功乡党委、政府的扶持下再次转型,成为苗木经纪人和苗木合作社负责人
“开始那阵就是育冬青、女贞等几个品种,现在主要培育玉兰、桂花、海棠等60多个品种的苗木。”张振荣说。张振荣等人确立了“扩规模、上档次、育精品”的发展思路,在名、优、新、特品种上下功夫。如今,环境美了,人也富了。村民除了土地流转每亩有700元纯收入外,每年还有800多个常年再就业岗位,去年该村人均纯收入有7000多元,比种植小麦、玉米等庄稼实惠多了!。为增加农民收入,该乡还在推进基地建设规模、增加品种上做文章,通过加大扶持力度,完善考核奖励机制等措施,基地规模逐年扩大
目前,该村苗木种植面积超过10亩以上的有50多户。“到我们村,就等于在逛公园,到处都是花卉苗木。”5月31日,舞钢市武功乡后营村村民张振荣开着车来到自家100多亩的苗木花卉田
“头几年,就是粗放式管理,技术管理水平和修剪造型技术偏低,苗木档次不高,一年下来还不如外出打工挣钱多。”张振荣说,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市场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花卉苗木向成品、精品方向发展,以往只讲数量、不求质量的模式已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苗木特色产业
据该村党支部书记张遂和介绍,本村耕地面积有限,张振荣、朱秀梅、黄宝等人到附近村承包了1000多亩耕地种植苗木,这些苗木大户经营活了苗木生意,也激发了全村人种植苗木的积极性
“别小看后营村这块地,如果北方城市直接栽种长江以南的树苗,成活率不高。而我们这块地就是南方苗木的一个落脚点儿,在这里适应一段北方的气候后,树苗栽下去保准能活。”张振荣培育苗木的脚步迈得越来越大,从当初试种的2亩多,到现在的100多亩。“我的梦想就是让土地产出‘金子’。”张振荣的追梦行动源于上世纪90年代初,当时,这位刚刚走出校园的农村小伙从城市生态建设方面投入的大手笔上看到了致富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