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小区开展外墙绿化,改善居住环境。大力推广墙面绿化,在挡墙基部和顶部适当预留种植空间,栽植攀爬、悬挂的植物,软化墙面。根据我市地形地貌特点和建筑状况,开展多种形式的立体绿化。结合老小区改造和平改坡项目,由政府主导对有条件的房屋实施轻质屋顶绿化,改善老城区立体空间景观。——开展立体绿化,拓展绿色空间。鼓励建设屋顶绿化,从政策上、经济上鼓励、引导新建机关、事业单位以及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开展屋顶绿化
——多层次推进公园绿地建设,均衡服务半径。为解决我市公园绿地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园林部门今后将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用地性质,按照出行500米就有一处5000平方米以上公园绿地的要求,尽快编制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规划,划定公园绿地绿线;根据老城区、新区、中心区等区域实际情况,多层次、多途径推进公园绿地建设。公园绿地的建设注重体现人文关怀,强调景观品质的同时融入休憩、健身、娱乐、服务等功能,使公园绿地真正成为人们交流的户外客厅。推进居住区公园、小区游园建设。引导开发单位在提升整体景观的同时,尽可能安排具有一定面积的公共空间,营造更为人性化的居住环境
提高道路绿化达标率和建设质量,合理选择树种,扩大种植空间。扩大行道树树池,为植物生长提供足够的营养空间;对现有城市道路,在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分隔带内补植大乔木,对生长不良的行道树应重新选择树种进行更换,促使树冠尽早成形,提高慢车道、人行道绿化覆盖率,从而尽快形成林荫路,营造舒适宜人的出行环境。——完善林荫路系统,提高市民出行舒适感
主城中与城市关系较为密切的山体,着重增加色叶植物和常绿植物,美化城市景观界面。对横山、五州山、香山等近郊山体做好规划保护工作。——加大林相(通俗地说,就是“森林的外形”)改造力度,提升风景园林景观美感。城郊接合部的山体将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发展复合式种植。公园、风景区内的山体结合特色景观实施林相改造。统筹规划,根据立地条件分片区、分层次进行林相改造,营造“一山一景”的特色植物景观
根据中心城“三横九纵”的交通骨架体系和主城“十字双环”的路网格局,利用自然山水资源建设内部环山、邻水的游憩型绿道;完善风景名胜区内步行系统,建成沟通各景区景点的景观型绿道;结合居住区集中区域道路,建设为社区居民服务的休憩型绿道,构筑城市绿道网络,为市民的低碳出行、健身休闲提供便捷、舒适的环境。——着力规划建设步行绿道系统,引领低碳生活方式。我市尚未明确提出步行绿道系统的规划建设理念,随着对健康生活方式的不断追求,越来越多的市民走出家门,到景区、绿地步行健身。近年来,我市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不断完善的城市绿色景观彰显了城市的生态之美。“十二五”规划中,镇江提出了建设山水花园城市的目标,我市城市园林绿化发展将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努力提升城市景观品位
利用防护林带有机联系禹山、古运河风光带、横山等山水资源,形成东翼与主城之间由北至南的组团间生态屏障;结合沪宁铁路城区段沿线空间建设景观防护林,严格控制京沪高铁沿线两侧用地,尽快建立生态防护林;谏壁、大港、高资等组团内部市政设施、污染企业周边要按规划要求设置防护林带,形成港区、生活区与工业区之间的生态防护。——加快防护绿地建设,构建城市生态屏障。按照总体规划、绿地系统规划,加快防护绿地建设,通过不同区域、不同功能、不同等级的防护绿地,构建总量充足、功能完善的城市生态防护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