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田《摹任熊大梅诗意图册》共两箱十册,每册十二帧,每帧约为26.5×32.5厘米,型制更接近于故宫本。册后并有倪田的自跋:
而任熊惊世之才思,在当时也已赢得画家们的一致推崇和尊敬。过云楼的收藏冠绝一时,但主人顾文彬(1811-1899年)却仍乐意以三百金的重值购藏,可见他对任熊在这套画册中所达到的艺术水平非常肯定。他们中有的是在神韵上追踪任熊,有的试图拼凑任熊的碎片,更有用油蜡纸在原图上,甚至复制本上一笔笔勾摹。据徐康《前尘梦影录》载:“艮翁在宁绍观察时,值梅伯久故,其家索价三百金出售,竟如数与之。” 中国传统的书画收藏家,对非文人画都抱有比较轻忽的态度,一般不收藏此类作品。任熊的《姚大梅诗意图册》以人物画为主,颇类故事插图,亦不属文人画的主流。他们把任熊的画页作为范本,学习他新颖的构图,仿效他把篆刻融入线条的高古韵味
任熊《姚大梅诗意图册》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简称故宫本),十二开一册,共十册,每开约为27.3×32.8厘米。民间另收藏有一套《姚大梅诗意图册》,也归于任熊名下,因有吴昌硕(1844-1927年)题签,故简称吴题本。此本共分为六大册,每册二十散页,每帧尺寸约为27.3×31.5厘米,型制与故宫本稍有出入。此外,市场上还流传有一套倪田所作《摹任熊大梅诗意图册》
倪田足临本每图结构题字与故宫本及吴题本相同,只在任熊原有的钤印处改盖倪田自用的印章。面对前辈如此煌煌巨制,心摹手追,“几消磨一岁光阴”,因而在一些细致的地方,例如衣服上的纹饰、花丛的点染、几桌的图案等许多处都进行了简化。但相较于故宫本、吴题本所见任熊用笔之韧度、力度和精确度,倪田临本的线条更加柔软,人物面相较温和,仕女亦纤柔秀丽
自春迄冬,花费近一年时间方临摹完成。由跋文可知,倪田于1890年前往苏州时,作客顾氏怡园,得见过云楼藏任熊《姚大梅诗意图册》。相较任熊自跋所言,“两月余成之”,且为原创,倪田对任氏的赞佩之情可谓至极
任熊 姚大梅诗意图册(局部)团扇桃根可怜曲
读渭长原跋,自云:“镫下构稿,晨起赋色,两月余,成之。”空结撰,其速如此!今依样胡芦,几消磨一岁光阴,即此与论,已觉前人之不及,遑论笔墨耶。“渭长画册百廿页,客大梅山馆时写复庄诗意作也。自春迄冬,始得毕其事。庚寅正月,余来吴门,下榻顾氏怡园,与主人订书画金石之交,出此相示,因借临之。墨识。”。画法合陈崔两家,上溯吴道元,纵横变化,奇特莫名,后之学者望洋兴叹
此套摹古巨制,市场稀见,且保存完好,帧帧雪白干净,色彩鲜润,殊为不易。早在2003年,该套册页便在拍卖会上创下倪田作品的最高成交记录,且至今仍未被打破,此番亮相2011年中国嘉德秋季拍卖会近现代书画拍场,将留给市场无限的想象空间。此册《摹任熊大梅诗意图册》堪为倪田早年极尽心力之作,汇及了人物、神怪、花鸟、山水等题材,栩栩如生,纤毫毕现。作为“海派”最后一位代表性画家,倪田之才能、技艺颇高,各科兼擅,能工能放。一百二十幅奇妙的想象配上炫目迷人的艳色,气息流转,直通前贤之逸韵,倪田之功力于其中可一窥究竟。但从另一角度,则更衬出他的精品力作之难能可贵。可惜其画作存世者,应酬之作颇多,反累其名
可惜清末乱世浩劫中,《姚大梅诗意图册》未能长期保留在姚家,辗转归于苏州顾氏之过云楼。于是,一位名满浙东的大诗人,一位英才焕发的年轻画家,“若水乳之交融”,合二妙而成一套出神入化的旷世杰作。姚燮(1805-1864年)字梅伯,别署大某山民、某伯,文名甚著,诗画风流。其诗喜用僻典险韵,炫博斗奇,与任熊的艺术观点不谋而合
清咸丰元年(1851),任熊(1823-1857)寄居于姚燮的大梅山馆,取姚燮诗中意境,绘成一百二十图,合为一套,题为“大梅山民诗中画”,这便是中国近代绘画的赫赫名迹《姚大梅诗意图册》。配上绚艳的色彩和姚燮幽险绚丽的诗句,令人心动神迷,赞叹佩服。此册一百二十帧,构图奇突,造型妖异,内容包罗了人物鬼神、花鸟虫鱼、楼台仙阁,各具奇姿妙态,匪夷所思
故画史有“及熊殁,遗稿尽为倪田所得”之说。画作以人物、动物、山水居多,偶作花卉。绘画初学王素,上追陈洪绶、华喦,人物线条简练流畅,神形兼备。大约1890年前后,倪田到苏州,结识任熊的夫人,得过一些画稿。倪田(1855-1919年),初名宝田,字墨耕,号墨道人、璧月庵主,别署墨畊父,江苏扬州人,侨居上海,鬻画沪上三十年,可以说是“海派”最后一位代表性的画家。此后,倪田即居上海,力学任伯年,是任派的重要传人之一,有“今之学任颐者皆倪田别派”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