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又开了,我们欣赏它的“灼灼之华”,更祝愿它孕出的都是不被污染的无虫害寿桃,“宜其室家”
人间四月天,又见桃花开了
将桃花的人文理念推到极致的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并记》,在那篇也许是杜撰的以闲散之态、表凌云之志、展现理想之梦的美文中,陶渊明缔造了一个人与人、人与自然和美相处“怡然有余乐”的理想社会形态,为千百年来的仁人志士所追慕,也可为我们目前所推崇建立的小康社会提供一方图景
回城后旬日辗转不寐,又来城南寻访,被一白发老者哽噎迎入,说去年清明后绛娘就对崔护心许,今年清明当日绛娘被闺友邀往他地春游,回来见崔护题诗,觉痛失良机,不食不语,卧倒在床,奄奄一息。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顿生慕意,自报家门并询问少女姓名,少女羞怯含情以对,说自己名为绛娘。崔护连呼“绛娘”不应,就在门上题下了这首诗。天色近暮,二人依依而别。崔护大为感动,入室伏于床头,对绛娘连连大声呼喊,泣泪交加,绛娘竟被唤醒。这首被千年传颂的爱情诗篇背后还有一段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崔护年轻时在都城内读书,在一年清明时独自一人赴都城南踏春,步入一个桃花林中的村庄,叩开一家桃花掩映的庄户求水喝,被一妙龄少女迎入桃花围窥的草堂,堂内窗明几净,靠墙书架布满典籍,桌上笔砚罗列,墙上一联:“几多柳絮风翻雪,无数桃花水浸霞。”少女桃花般粉白透红的脸上秋波盈盈,素净布衣清雅脱俗,纯真灵秀,谈诗论文竟可指点方家。把桃花和少女并列写爱情最著名的是唐朝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第二年清明节同一时日,崔护又赴城南寻访,该庄户寂寥无人,只见铜锁把门。崔护和绛娘便喜结连理,相敬相爱和谐终生
在我们濮阳的徐镇,还流传着一个晋朝时徐三亭老祖种桃树、吃仙桃长寿成仙的故事。所以,濮阳,也是寿星之乡。桃树一身是宝,桃花还可入药制成桃花丸,桃花茶;桃木是制作梳子、拐杖的佳品,用之可通经络,健身益神;桃木还可避邪镇恶,“千门万户噇噇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它带给人们的总是愉悦和祥睦。现在的寿星图南极仙翁头型如桃,腿、腰、头三部分等长,手托五月仙桃的形象,就来自徐三亭
在历代人们的记忆里,桃花盛开都是一个令人欢欣的美好事情。它常被比作即将成人的少女,个个看似相同却丽态百呈,羞悦、温顺、隽秀、鲜艳、娇嫩,让人发自内心喜爱、又难以一言形容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花是爱情诗的花,首先歌颂桃花的是《诗经》,其中的《周南&m iddot;桃夭》篇写道:“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在这里,作者将桃花喻为出嫁的女子,光彩照人,可让家庭兴旺发达
桃花,是春天的象征,是爱和温馨的象征,是美好乃至美满的象征,是远离刀光剑影的和平象征。历代人们还歌颂梅花、菊花、牡丹等等,但遍览其文,遍究其义,它们都没有桃花普世的亲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