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玉收藏领域,首推的当是文化价值,而不是玉质或者色泽。就是玉器文化的文物收藏热正在肆意蔓延。2009年出产的白玉雕件有价值呢,还是汉代的青玉、碧玉有价值呢?自然是后者。盲目的跟风蒙上了藏家的慧眼,也使得部分文物蒙上尘埃。是好,难道别的玉就不好了?白色的玉石是好,其他色泽的玉也各有其美不是
这样的行为不仅是对玉石价格的干扰,也是催生一些造假行为的原因。玉器收藏界跟风现场很严重,比如说白玉好便笼统的全民抢,说带皮的好便挖空心思去淘带皮的玉石
“建材”只是载体,如果载体上没文化、没历史,自然称不上是文物。在我看来,不看文化文物价值,只看材质的,这是在收藏“建材”,而非收藏文物。可惜的是,现在一些非常精美的古玉雕件,就因为不白而不被重视,这实在匪夷所思。当然,真正成为高手,还必须时刻走在一线。那么,做文物收藏,如何才能少打眼?个人觉得,要想少打眼,除了拥有冷静的头脑,不对故事偏听偏信,不跟风外,还需要以渊博的学识、独到的眼光和敏锐的洞察力做为基础。追玉只追白,而忽视其文化价值,这是一种市场的误导。因为迷信,因为跟风,收藏界打眼的故事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