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花卉栽培 / 麦稻吨粮田优化配套技术规程

麦稻吨粮田优化配套技术规程

现结合本所科技园栽培实践介绍如下:。小麦一体化栽培是实现全年粮食高产上吨田的一项优化配套的系统工程,其产量指标要求:小麦单产600-650千克,旱稻350-450千克

旱稻也可育秧移栽,同水稻一样种植管理,生长中后期比水稻更耐旱节水,虽分蘖率偏底,长势却繁茂。黄淮和长江以南要特别注意防止稻纵卷叶螟和三化螟,于7-9月上旬均以药剂防治一次,并兼治稻苞虫,二化螟,稻飞虱等。旱稻品种系常规种,稻谷可连年作种用,但需田间去杂提纯复壮以保持种性纯度。在京、津、冀、辽等北方旱区很少发生稻瘟病,但要注意苗期防治稻象鼻虫。水稻区用药及方法基本同水稻,北方旱粮区可以以小麦、玉米等禾谷类广谱型杀虫剂代用。一些地区旱稻生长中后期还要防止鼠雀危害。以“甲基乙硫磷乳油”苗期2000倍液喷雾。各地市场都有“甲铵磷”、“氧化乐果”和“小麦从矮灵”药剂出售,用药量详见说明书。麦稻一体化栽培,治麦保稻,以控制麦蚜和小麦从矮病的发生最为重要

二,优化播种

综合各地的气候条件,应选择接茬对口的配套良种入手,这是实现两茬作物均衡增产的首要条件。接茬旱稻在华北、东北、西北地区宜选用中旱10号、11号、超丰早1号;黄淮及江南各省宜选播中旱227号、297号为最适。1,早熟小麦调配中熟旱稻品种:小麦应选择6月10-12日成熟,亩产550千克以上的品种(如冀麦38新系、中麦9号、中大10号等);接茬旱稻京、津、冀、辽等北方省区选播中旱9号、51号、65号,黄淮及江南各省则选用旱44,中旱502,中旱14号;2,中熟小麦调配早熟旱稻品种:小麦选用6月15-18日成熟,亩产650千克以上的特大粒86(79)、攻关1号、或中国超级小麦906等高产超高产品种

四,节水灌溉

一,熟期调配

配套施肥标准为:每亩农家肥5方、磷酸二铵30千克、碳铵50千克、氯化钾40千克、硫酸锌和硫酸亚铁各2千克(因锌、铁量小,应与磷酸二铵混拌撒施)一次性施入;小麦整个生育期内不追肥,扬花后5天酌情喷施叶面肥磷酸二氢钾2-3次。麦茬旱稻进入拔节期,以保障孕穗期的养分积累;孕穗至扬花期适当进行叶面喷肥2-3次(每亩用1千克磷酸二氢钾兑水50倍),具有明显的增粒增重效果。底肥不足的稻田,应在拔节期适当增施有机肥、磷钾肥、补施铁、锌等。因次年麦茬旱稻不便施入底肥,可于种麦时调整配套施肥标准以满足两茬作物的营养平衡

播稻后如偶遇天旱地干,又无浇溉条件,可等雨出苗;如能灌溉,一次蒙头水即可齐苗。两茬作物的生长阶段是否需要灌水和灌水量多少,均视降雨量分布、大小及土壤墒情、苗情酌定。小麦以水调节养分,注重浇好封冻、拔节和孕穗水,免浇返青水,酌情控浇麦黄水。基于旱稻顽强的抗旱性,沙性土壤苗期受旱15-20天,粘性土壤受旱1个月时浇水一次;拔节至灌浆期持续干旱10天后结合追肥连浇大水2次。切忌随意增加浇水次数,以防贪青晚收,影响接茬旱稻的适期播套。通常年份,南方多雨区旱地或北方旱区的一些低洼易涝地也不用灌溉。五,化学除草。但其高产途径都是以重浇拔节水和吐穗扬花水为主,旨在保花增粒促容量提高品质和产量。如遇持续干旱7天以上应立即灌溉,切忌受旱;如秋后降雨频繁或是长期潮湿的阴涝地可一生免浇。从抽穗至灌浆前,是麦茬旱稻一生中关键用水的高峰期,也是由营养生长进入生殖生长的转折期。综前所述,无论小麦和旱稻,全生育期灌溉3-4次即可

实施麦稻化除前,一般先人工拔除大草,而后采用“土壤封闭”或“茎叶处理”。以防药剂挥发,损毁药膜,降低药效。最好在雨后或灌水后趁地湿未干时喷施。小麦通常用“苯磺隆”于清明节前进行化除,各地麦农均已掌握,故用量和方法不再赘述。必须注意严格控制药量和浓度,否则易造成下茬作物死苗现象。旱稻用“农思它”12%乳油200倍液、“丁恶混剂”20%乳油100倍液或“丁草胺”60%乳油各100倍液勾兑进行

确保麦稻连作双丰收,选好最佳播期至关重要。带茬直播或旱稻纯作每亩10千克为宜,行距26厘米左右,均于麦茬大垅间下种。接茬旱稻套播期为次年麦收前的6月4日-8日;如收麦后实施带茬旱直播,不迟于6月15-20日。一般用多菌灵500倍液浸种24小时,或用1%-2%石灰水浸种48小时,捞出沥干水再加拌生物钾肥及时足墒下种。亩产超500千克以上的小麦播期,一般都在9月26日-10月4日。麦稻播前均需晒种48小时。小麦晒后可直接拌药下种,而稻种还须做浸种处理。小麦宜采用半精量播种,亩播种10千克,以大小垅播幅10×15厘米行距下种;旱稻麦田套播6-8千克

六,病虫防治

三,配套施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2/09/193007.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