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木林作业方式既获得树皮,又获得叶片。每5~6年为一个轮剥期,在经过3个轮剥期后伐去主干,利用伐桩再进行萌芽更新。矮林作业方式主要获得叶片和枝条。一般在定植三年后平地截干,选留一健壮萌条,当年生长可达2米以上,以后每年冬季剪除竞争枝条,连续3年,可培养成4~5米通直主干。以后每隔3年截干伐枝一次。在栽植后第三年离地面2米处截干,在截面附近均匀留5~6个枝条作主枝,10年后,主枝皮可采剥利用,一年采剥一个主枝,并随即选育一个替换主枝。杜仲乔林作业主要获得干皮和种子。可在定植后第三年冬离地面50厘米处截干,并深翻林地、施足基肥、促进萌发
1.中耕除草
2.造林密度
1.造林地选择
栽植时,先将表土与基肥混合后垫入穴底,然后放入苗木,埋入苗土,提苗让根系舒展再填上至穴满,踏实,上覆心土。栽植深度稍深于苗木原土痕即可,切勿深栽。在栽植前,修整好根系,浸沾泥浆
2.追肥
结合中耕除草进行,每年追肥两次。追肥以腐熟有机饼肥加尿素混施,每株每次施入0.3-0.5千克,沿树冠投影进行环状或半环状沟施
二、造林
同时,杜仲林提倡间种豆科作物或绿肥等,增强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理化性质。中耕除草每年进行两次,第一次在4~5月,第二次在7~8月,对土壤粘重、板结林地,从栽植后第二年开始,必须进行深翻,以后每隔一年进行一次
4.栽植
3.整形修剪
生产上以2×2米的密度较为常见。杜仲造林密度主要根据作业方式(经营目的)和立地条件来确定。乔木作业方式,一般株行距为2×2米或2×3米,每公顷2500~1660株;矮林作业方式,一般株行距1.5×2米或2×2米,每公顷3330~2500株;头木林作业方式,一般株行距2×3米或3×4米,每公顷1660~830株
三、抚育管理
播种的圃地应选择在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排水性能良好、微酸性至中性的砂壤土为好。同时,结合翻耕,每公顷施腐熟有机饼肥1.5吨,厩肥30吨。播种前对圃地要进行翻耕冻垡,并做成宽1米,高15~25厘米的苗床。为了减少地下害虫,还应适量施硫酸亚铁、生石灰、福尔马林等进行土壤消毒。杜仲播种育苗一般春、秋均可
除播种育苗外,生产上还可采用扦插育苗和分株育苗
石灰岩山地如果土层厚、淋溶程度较高,也可用于杜仲造林。杜仲造林地应选择在避风向阳的缓坡、山脚、山坡中下部以及山谷台地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或中性土壤上。江淮丘陵中的瘠薄板结的普通黄棕壤和粘盘黄棕壤,如果进行杜仲丰产栽培,需要在“改土适树”上下大功夫。房前屋后、田头地边,如果阳光充足,土壤、水、肥等条件较好,也是杜仲生长较适宜的地方
杜仲为深根性树种,主根明显,深达1米以上,所以杜仲造林要实行大穴。对缓坡和平地造林,力求做到全面整地或带状整地。穴状整地要求规格60×60×60厘米。带状整地必须沿等高线进行,带间保留2~3米原有植被。对坡度25度以上,禁止全垦,应进行带状或穴状整地。对坡度超过15°的造林地,除局部可以全垦外,一般应进行带状整地。挖穴时,表土与心土应分开放穴旁备用
4.病虫害防治
幼苗在生长过程中要及时进行除草。最后一次追肥应在立秋前进行,以钾肥为主。当幼苗形成5~6片真叶时,结合间苗进行移稠补稀,株间距离保持在10厘米左右,每公顷保留30~45万株。当幼苗长出2~4片真叶时,要进行间苗,并进行第一次追肥。种子出芽后,要趁阴天或傍晚揭草。每公顷施用尿素15~20千克,此后每月结合除草追肥一次,并逐渐增加施肥量
3.整地
为保证种子纯度和质量,提高发芽率,播种前要精选种子,并对种子进行催芽处理。水浸法:用30℃左右的温水浸泡种子2~3天,每天换水2次,待种子吸水膨大后捞出晾干,即可播种。播种后覆1~2厘米细土并浇水盖草保墒。沙藏法:将种子与沙按1:3的比例混合,置于室外坑内或室内阴凉的地面;沙的湿度以手握不流水为准,种子的厚度一般在40厘米以内。通常用沙藏法、水浸法和化学处理法。化学处理法:将种子放入清水中浸泡3天,每天换水1次,然后放入浓度为200×10-6萘乙酸液中浸泡6小时,捞出后用清水洗净、晾干后即可播种。杜仲播种常采用条播方法,播种沟深3厘米,行距20~25厘米,每米播种子20~30粒,每公顷播种100~150千克
一、播种育苗
地老虎、蝼蛄等害虫可用毒饵诱杀。对地下水位高或排水不良的林地,杜仲易发生根腐病,整株死亡,要加强排水,同时挖出病树烧毁并对树穴用5%福尔马林进行消毒。杜仲在苗期易发生立枯病,在幼苗出土后一个月内用0.5%石灰等量式波尔多液每10天喷洒1次,一个月后用1.0%石灰等量式波尔多液每15天喷洒一次,2~3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