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盆景病虫防治 / 榕树褐根病的症状及防治

榕树褐根病的症状及防治

防治方法

近年来,发现褐根病有扩大发生的现象,这种情形似乎不符合褐根病菌的基本生态特性。一般而言,土传性病害较不易在短时间内造成大面积的病害,因其传播速度受到限制。同时,其主要为害根部及茎基部,因此,褐根病菌的主要活动范围被限制在土壤,在病害的属性上较属于土传性病害(soil-bornediseases)。第一种可能需再做仔细的观察与研究,才能下此结论。第二种可能情形在实际情况常常发现,如带菌树木的移植或利用病残体做有机肥,将病害扩散出去。在自然界,褐根病菌很少出现子实体,表示没有担孢子做长距离的飞散传播。第二是人为协助传播,如将病株或病土移动到没有病菌的场所。会造成这种现象可能有两个原因,第一是褐根病菌受到环境的影响,较易形成子实体与担孢子,担孢子的產生可以增加长距离的飞散与建立新病害据点

以下的防治方法则依据上述的原则。本病原菌主要传染的来源是病残根,其传播途径主要靠病根与健康根的接触传染。事实上,褐根病的防治工作,应以预防为主,因本病原菌为害植物初期地上部没有任何病徵,一旦地上部出现黄化萎凋时,根部已有80%以上受害,在此情况下如欲进行治疗处理,为时已晚。因此在预防的考虑下,只要可以阻止病根与健康根的接触,及杀死或除去土壤中的感染病残根,就可以达到防治效果

受感染之内侧木材组织具不规则黄褐网纹。其引起植物地上部全株初期黄化萎凋,最后枯死。在腐朽木材与健康木材间常有黑褐色带隔离。榕树褐根病菌在自然界虽不易发现子实体,但有很特别的病症,仔细观察不难诊断。本病原菌除为害树皮外,也可造成木材白色腐朽。本病之所以造成萎凋的主要原因是褐根病菌可以直接为害树皮的输导组织,导致水份及养份之输送遭受阻碍而死亡。由于本病菌可以为害木材组织,导致木材白腐朽,因此受害树木较易风倒,具有潜在公共安全的危险性,需特别注意。在接近地际部主茎及根部的发病树木往往有黄色至深褐色的菌丝面(mycelialmat)包围其表面,在根部之菌丝面常与泥沙结合而不明显,上述病症是现场鉴定本病害的主要依据。腐朽末期木材变轻、乾和海棉状。褐根病菌从黄化到枯死只需一个月至三个月,但有些较大棵植株或根系较深广的树种从发病到死亡可能需数年的时间

发生规律

症状

同时,本病菌主要为害根部,药剂的施用不易达到预期治疗效果,因此施与药剂之成效,常受树种与环境影响。本病害的防治方法到目前为止,仍没有任何正式剎菌剂被推荐於病害防治上。然而在实验室对病原菌之测定及林地初步试验之结果显示,三得芬、三泰芬、护硅得、硫酸铜、快得寧、铜快得寧、扑克拉、灭普寧、4-4式波尔多液及尿素等剂对本病有某些程度的抑制及治疗效果,但因未经完整的试验结果评估,及合法行政程序登记,仍不适合做为推荐防治药剂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2/09/194744.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