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的质疑不是洪水猛兽“之前故宫发生"失窃门"的时候,我就提出了3句话:设备要先进,规章要完善,人员要专业。”谢辰生的这句话,为故宫敲响了警钟。毕竟,代表着中国文化典范的故宫,隐藏着中国最高深文物专家的故宫,理所应当在今天有更多的精神担当和价值坚守,故宫的专业性、权威性、公信力不该在这个时代成为“易碎品”
引发如此多的公众争议,自然在所难免。公众质疑的火力点,一是质疑故宫的专业性,二是质疑故宫为何在事故发生20多天后才将公之于众。有文博界资深人士这样评价,像此次宋代哥窑瓷盘的严重事故,自故宫博物院成立以来都是前所未有的。事件本身,值得文博部门好好反思。作为文博界的最高殿堂,故宫博物院里的一级文物竟因科研人员失误被损坏
著名文物专家谢辰生说了一句话“"瓷器门"事件折射了整个社会上一种风气,就是普遍的不敬业、不负责任,这是一种悲哀。”如果这种风气连故宫这样的文化殿堂也难逃其外,则真正值得忧虑。其次,学会了开微博与网友们“打情骂俏”的故宫,可以放下身段亲民,但万万不能放下专业的“门槛”
从“失窃门”到“锦旗门”再到如今的“瓷器门”,身陷“三重门”的北京故宫博物院,遭遇到一场信任危机
孔子说过,民无信不立。故宫靠什么取信于民?答案显而易见,就是它的权威和专业。人们希望看到的是“攻于学业、挚于精神、乐于奉献”的一支国内顶尖文博专业团队,希望看到既有职业操守、又怀有公众良心的专家们;而不愿意看到越来越多频频出错、甚至顶着“故宫”头衔出席各种商业活动的“伪专家”们
首先,“瓷器门”事件暴露了国内文博机构的“先天不足”,国内博物馆因为体制上隶属各级政府文化单位,疏于对各种舆论危机的应对。只有从心态和姿态上摆正过来,故宫才不至于频频引发类似“瞒报”“调包”的猜疑。但今天人们已形成共识,博物馆的所有文物都是社会公器,博物馆不应高高在上,应该与公众“亲密无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