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对中国园林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中国文人性格和审美情趣的渗透,折射早园林风恪和景观意境的审美观念中。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儒、道、佛三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组成部分,各以其不同的文化特征影响着中国文化;同时,三者又相互溶合,共同作用于中国文化的发展,并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多元互补的特色。本文通过阐述中国传统文化三大教派的思想及其对中国园林的影响,来窥探中国园林发展之一斑。因此,无沦从园林内的物质内容到精神功能,从园林的立意布局到园内景区的主题分配,从景物本身的表义内涵到景物之间的符号关系都孕育着丰富的中国园林美学思想和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
(1)完整的主附水体的建立:汉上林苑不但拥有数量众多的大小池沼作为附属水体,而且具备了太液池、昆明池这样水面浩瀚的主水。昆明池遗址的面积至今仍是清代圆明园此文章共有2页12
据《史记·孝武小记》载.“其北治大池,渐台高二十余丈,名曰太液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象海小神山,龟鱼之属?”这种“一池三山”的布局对后世园林有深远影响,并成为创作池山的一种模式,促成了园林艺术的发展。他认为自然界本身是最美的,即“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在老庄看来,大自然之所以美,并不在于它的形成,而恰恰在于它最充分、最完全地体现了这种“无为而无不为”的“道”,大自然本身并未有意识地去追求什么,但它却在无形中造就了-切。另上林苑中有大型宫苑建章宫,建章宫北为太液池,是一个相当宽广的人工湖,因池中筑有三神山而著称。道家思想与中国园林。由此可见,道家的自然观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对古代艺术民族特色的形成是极为重要的精神表现为崇尚自然、逍遥虚静、无为顺应、朴质贵清、淡泊自由、浪漫飘逸,于是,在道家神仙思想的影响下,以自然仙境为造园艺术题材的园林便应运而生。在哲学上,老子以“道”为最高范畴,认为”道”是宇宙的本原而生成万物,亦是万物存在的根据,指出:“道生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同时主张“大地以自然为运,圣人以自然为用,自然者道也。”后来,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从自然为宗,强调无为。如秦始皇在渭水之南建的上林苑。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与儒、佛并称三教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据《关中记》载,上林苑设牵牛织女象征天河,置喷水石鲸、筑蓬莱三岛以象征东海扶桑。这中在宫苑里凿池筑岛,用造阔的方式来摹拟东神山,对传统中国园林空间的发展至少具有以下显著的意义:。道教尊老子为教主。而中国古典园林之所以崇尚自然,追求自然,实际上并不在于对自然形式美的模仿本身,而是在于对潜在自然之中的“道”与“理”的探求
以小巧玲珑而著称,其布局巧妙,造出园中有园,景中有景,幽深广阔的境界,是岭南园林艺术的杰出代表;梁园:位于佛山松风路先锋古道。学了一个学期的中国建筑史,最使我念念不忘的是我们中国的园林艺术。前人赞为“可羡人间福地,园夸天上仙宫”;清晖园以尽显岭南庭园雅致古朴的风格而著称。这“四大名园”我都已经去过了,当时只是觉得庭院优雅,环境清幽,而在学完中建史后,才了解到园林的美妙之处。在我们广东最出名的旅游景点之一就是“四大园林”:余荫山房:位于番禺区南村镇,为番禺南村人邬燕天所建。梁园是佛山梁氏宅园的总称,主要由“十二石斋”、“群星草堂”、“汾江草庐”、“寒香馆”等不同地点的多个群体组成,规模宏大,是清代岭南文人园体的典型代表之一;可园的亭台楼阁多以“可”字命名,如可楼、可轩、可堂、可洲…,其建筑是清一色的水磨青砖结构
意境,实质上是造园主内心情感、哲理体验及其形象联想的最大限度的凝聚物,又是欣赏者在联想与想象的中最大限度驰骋的再创造过程,正如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所说:“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相,言有尽而意无穷。”因此,园林景物,取自然之山、水、石组织成景,寥寥几物便使游人大有“所至得其妙,心知口难言”之感。中国园林区别于世界上其他园林体系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不以创造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具体园林形象为最终目的。它追求的是象外之象,言外之意,即所谓“意境”。“景妙何在?曰:妙在知与不知之间。知者,知其妙,悉其好恶;不知者,不知其所以然也。”这句话一语道破了中国园林艺术的精髓所在。中国园林艺术创作中“意境”的产生与中国哲学思想是密不分的
人们把作为审美对象的自然景物看作是品德美、精神美和人格美的-种象征。于是,儒学在吸取、借鉴道教的基础上,以保持自己特色的前提下相互调和,从而使儒学得到进–步的发展。在儒家创立和发展的过程,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学说:崇尚“仁义”和“礼乐”等孔子思想,提倡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中庸思想。在我国的古典园林中特别重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寓义于物,以物比德。儒学学者吸取了道教以道为宇宙本体,“道生万物”的思想,完善了儒家哲学的思想体系。儒家思想与中国园林。苏州沧浪亭的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俱有情”就表现出园主视己与自然浑同一休,陶然与自然的闲适心情,另一方面,儒家的比德思想也对中国园林的主题思想产生-定的影响。历史上不少诗人、文学家都写国许多关于竹的诗文。自古以来,人们就把竹子作为美好事物和高尚品格的象征。于是,这些思想的形成,导致了中国人的艺术心境完全融合于自然,“崇尚白然,师法自然”也就成为中国园林所遵循的一条不可动摇的原则,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园林把建筑、山水、植物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利用自然条件,模拟大自然中的美景,经过加工提炼,把自然美与人工美统-起来,创造出与自然环境协调共生、天人合一的艺术综合体。《周易》中强调天、地、人三才以人为本,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关系。尽管人与自然相比,人的地位更为重要,但儒学并不把自然看作异己力量,而是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认为天人是相通的,“天人合一”、“万物与吾一体”之说。其崇性抑情、重道轻文、存理去欲的思想遭到了历代崇尚自然的文学家的批评。虽然这些儒学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起积极的作用,但同时又带来一定的抑制和制约作用。虽然在先秦时,中国文化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多元形态。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主流。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赞竹曰:“竹解心虚即我师”唐代文人刘岩夫写的《植竹记》中将竹与君子的人格相比拟,道:“劲本坚节,不受雪霜,刚也;绿叶萋萋,翠筠浮浮,柔也;虚心而直,无所隐蔽,忠也;不孤根而挺耸,必相依以擢秀,义也;虽春阳气旺,终不与众木斗荣,谦也;四时-贯,荣衰不殊.恒也。”从竹子的人格化看出,自然美的各种形式属性本身往往在审美意识中不占主要的地位,相反,人们更注重从自然景物的象征意义中体现物与我、彼与己、内与外、人与自然的同一,除了竹子以外,人们还将松、悔、兰、菊、荷以及各种形貌奇伟的山石作为高尚品格的象征。人们把竹子隐喻为一种虚心、有节、挺拔凌云、不畏霜寒、随遇而安的品格精神。政治上主张“德治”和“仁政”;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重视平民教育和伦理道德的培养与实践;并溶入了重民、三纲五常、道统等思想,以及提倡以义制利的价值观。儒家只是其中主要的一家,但自汉武帝采纳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正统,深深地影响并主导着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