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笋出土的初期和盛期正当夏季,侵食竹笋的害虫,十分猖獗,应及时防治。初期和盛期出笋的数量多,竹笋粗壮,成竹质量较好,应尽量留养。散生竹出笋量大而集中,出笋期一般在3至5月,丛生竹笋的时间较长,5月至6月为初期,7月至8月为盛期,9月至10月为末期。去掉一部分小的、弱的生长过密的竹笋,留足可供观赏的健壮竹笋即可,使之分布均匀,提高竹株质量和整齐度。2.护笋养竹:出笋期间要经常观察,做好护笋。割去竹笋时,应保留竹笋的种基,使其能在适宜的条件下,再行发笋成竹。末期出土的竹笋数量少,细弱,成竹质量差。为减少竹丛养分消耗,对末期出土的细弱竹笋,应及时割去。在竹笋出土盛期以后,要进行检查,遇有退笋,及时清除
施用化肥,要绝对控制数量,少施为宜。新竹盆栽,施好基肥,可以促进竹鞭生长,加速盆竹成林成景。速效肥料加入粪尿、硫酸铵、尿素等应在春、夏施用,以便及时供应竹株生长需要,避免失肥;肥料宜用水冲稀,直接浇灌在竹蔸附近,以利鞭根吸收。同时注意竹蔸部位适时培土,避免竹鞭外露。1.施肥与培土:竹类施肥,不限肥种,但为达到更好地改善土壤物理性质的目的,应以堆肥、禽粪、动物残体或饼肥等有机肥料为主,多施为宜。肥料施用以秋末冬初为好,既能提高盆土肥力,又可保持土温,对防冻护鞭、增强抗寒能力很有利,对芽眼越冬也有好处
具体要看天、看竹、看盆土。所以浇水是盆竹培育的主要措施之一,除冬季寒冻时间可减少浇水外,其余季节都要经常浇水,浇水要掌握适时适量的原则。浇水要做到浇则浇透,随浇随泄,不让积水停留,防止盆土浆淤,每隔7至10天浇水后锄松盆面土,减少盆面蒸发,雨后盆面积水,也应及时排除。春天适量浇,夏秋干燥天多浇,阴雨天少浇或不浇。3.浇水:竹类常绿,盆栽根浅,蒸腾快,需水量大。冬季浇水起保温防冻作用,春天浇水有助出笋后的健壮拔节,夏季浇水有利于竹鞭生长
作者:汪高杰
4.御寒防冻:竹类是喜充分阳光和温暖植物,盆栽竹虽比一般温室花卉能耐寒,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一般年份均能安全越冬,但在长江流域以北低寒地区或遇特殊冬寒年份,在10月底或11月初就必须选择东南向的暖和墙角,搭棚架进行防冻御寒,有条件的可移入窗户明亮的室内越冬。翌春清明节前后,气温稳定即可移出室外。入室后,浇水不宜多,可5至6天浇水一次,应干透浇透冬季室温不低于1至2℃,就不会受冻害;白天要适当透风,温度不要过高,以保证竹株得到充分休眠,有利翌春笋芽萌发,一般室温保持在5至10℃或在其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