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1995年,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秋季拍卖会《中国扇画》专场的成交率已达60%,而且成交价超过1万元的作品有一半多
事实上,有很多大画家能画大尺寸的画,却一辈子也没画出过扇画。由于尺幅限制,在扇上绘画要求画家精心设计线条、墨色和构图,而且中间不能停笔。尽管这个故事只是一个传说,但却恰当地说明了画扇之难
在市场上,中国书画由于一般都按平方尺计价,而扇面不论大小都按1平方尺计,因此历来流行着“一手卷、二册页、三中堂、四条屏、五楹联、六扇面”的说法,也就是说扇面在所有的中国书画品种中最不值钱
唐伯虎轻轻一笑,拿起笔在画旁题了一首诗:“百只骆驼绕山走,九十八只在山后,尾驼露尾不见头,头驼露头出山沟。”
中国人在折扇扇面上作画大约开始于公元10-12世纪的北宋时期。到接下来的明、清两代,扇面大行于世,几乎所有有作为的画家都画过扇面
不过这种现象至少在眼下还不是非常普遍。以清代画家王原祁为例,他的扇画《仿梅道人笔意山水》今年夏天刚刚拍出66万元的高价,但根据拍卖数据库雅昌艺术网的计算,他的所有书画作品的平均价格为339.7万元/平方尺
成扇与扇面的区别在于是否有扇骨,而扇骨本身往往就是工艺品,其质地不仅包括象牙和玳瑁等,并且有的还有精美雕刻
他当着来人的面先画了一片沙漠,然后又在沙漠中间画了一座孤峰,山下还有茂密的树。折扇扇面大小不过1平方尺,但唐伯虎点点头就答应了
扇画着手重拾山河的时间是在2003年11月的中贸圣佳秋季拍卖会上。当时,清代画家王鉴的《云壑松阴图》扇面虽然估价只有8万-15万元,但最终成交价竟高达77万元
接下来,八大山人、恽寿平、黄宾虹、徐悲鸿的扇画作品也先后以100多万元的价格成交,其中最贵的单件作品是八大山人的《双鱼图》。这件扇面今年1月在北京翰海的拍卖会上以159.5万元成交,高出估价110多万元
“一把成扇应该等于四尺画。”杨休说,并认为这才是扇子应有的市场行情,而现在则还远没有达到这个地步
半年以后的2004年5月,明代唐伯虎、文徵明、陈洪绶等8位名画家的《书画合璧》扇面十六开册页在中国嘉德的拍卖会上以101.2万元成交,成为扇画拍卖历史上首件成交价超过100万元的拍品。这就像一个信号使市场的目光重新分流到了扇画身上
“它说明藏家已开始从艺术而不是仅仅从作品尺幅大小的角度来论价了。”他说。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徐书城认为这才是正常现象
来人一看,扇面快要画满了却还没见一只骆驼,不由得意地笑了。唐伯虎抬头瞧瞧他,没有说话,而是继续提笔在山的左侧画了一只骆驼的后半身,在山的右侧画了一只骆驼的前半身,然后把笔一搁,说:“拿钱来吧。”
林和弯弯的路
中国收藏家协会书画收藏委员会秘书长张忠义说:“扇画不是所有画家都能画的,它充分体现了一个画家的绘画功力和水平。”
随着艺术品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投资者鉴赏水平的不断提高,扇画在经过8年的市场冷遇后开始迅速升温
但真正的扇画冠军还得属2004年12月在上海崇源艺术品拍卖有限公司的秋季拍卖会上卖出去的6帧元代团扇。它们的成交价是2420万元,而且2003年在佳士得(香
大约500年前的一天,名振天下的画家唐伯虎遇到了一个难题:有人出重金请他在折扇扇面上画100只骆驼
从历史上看,扇画进入拍卖市场的时间并不晚,从1994年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刚兴起时开始就成为拍卖会不可缺少的主题了。那年,在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的扇画专场上,傅抱石《人物》与潘天寿《花鸟》合璧的一把成扇以38.5万元成交
在此后的8年间,扇画———无论是扇面还是成扇———的拍卖价格都没有超过50万元。但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全面繁荣使这种局面没有延续下去
比如今年5月,清代画家赵之谦以一幅《芙蓉》为自己赢得了每平方尺25.9万元的价格,但他的扇画的成交价却是33万元。然而现在情况正在颠倒过来,一些知名画家的扇画拍卖价格已远远超过了其作品的每平方尺平均单价
张忠义说:“收藏扇画的目前仍是少数先知先觉的人。”
由于艺术品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投资者鉴赏水平的不断提高,作为中国书画一部分的扇画在过去两年里已经逐渐走出冷宫,开始受到青睐。在崇尚精品的收藏界,这正是选择藏品的最好理由和标准
与以往相比,现在有更多的艺术品投资者认为扇画是一种颇具增值潜力的品种。天地集团董事局主席杨休说:“扇子是已经死亡的工具,不会再有蓬勃发展的可能,所以升值是肯定的。”2004年,杨休曾在拍卖会上以6930万元人民币(约合838万美元)买下陆俨少的《杜甫诗意百开册》,但今年7月,他在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的拍卖会上却一口气买了20几件扇画
“不够100只呀!”来人瞪大眼睛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