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盆景病虫防治 / 向日葵菌核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向日葵菌核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花盘期喷洒40%纹枯利可湿性粉剂800-1200倍液或50%农利灵可湿性剂1000倍液、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1000倍液、60%防霉宝超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重点保护花盘背面。(7)药剂防治用种子重量0.32%的50%腐霉利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拌种

(3)种植耐病品种如龙葵杂1号、Ro-924等

种子内带菌采用58-60℃恒温浸种10-20分钟灭菌。(6)种子处理用35-37℃温水浸种7-8分钟并不断搅动,菌核吸水下沉,捞出上层种子晒干

【防治方法】(1)与禾本科作物实行5-6年轮作

【病原】Sclerotiniasclerotiorum(Lib.)deBary称核盘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

(2)将地面上菌核翻入深土中使其不能萌发

(4)清除田间病残体,发现病株拔除并烧毁

根腐型从苗期至收获期均可发生,苗期染病时幼芽和胚根生水浸状褐色斑,扩展后腐烂,幼苗不能出土或虽能出土,但随病斑扩展萎蔫而死。茎腐型主要发生在茎的中上部,初和椭圆形褐色斑,后扩展,病斑中央浅褐色具同心轮纹,病部以上叶片萎蔫,病斑表面很少形成菌核。成株期染病根或茎基部产生褐色病斑,逐渐扩展到根的其它部位和茎,后向上或左右扩展,长可达1m,有同心轮纹,潮湿时病部长出白色菌丝和鼠粪状菌核,重病株萎蔫枯死,组织腐朽易断,内部有黑色菌核。花腐型初在花盘背面生褐色水渍状圆形斑,扩展后可达全花盘,组织变软腐烂,湿度大时长出白色菌丝,菌丝穿过花盘在籽实之间蔓延,最后形成网状黑色菌核,花盘内外均可见到大小不等的黑色菌核,果实不能成熟。【症状】常见的有根腐型、茎腐型、叶腐型、花腐型4种症状,其中根腐型、花腐型受害重。叶腐型病斑褐色椭圆形,稍有同心轮纹,湿度大时迅速蔓延至全叶,天气干燥时病斑从中间裂开穿孔或脱落

形成子囊盘温限5-20℃,最适10℃。春季低温、多雨茎腐重,花期多雨盘腐重。子囊孢子萌发温限0-35℃,5-10℃萌发最快,该菌能侵染41科200余种植物。种子上的越冬病菌可直接为害幼苗。连作田土壤中菌核量大,病害重。翌年气温回升至5℃以上,土壤潮湿,菌核萌发产生子囊盘,子囊孢子成熟由子囊内弹射出去,借气流传播,遇向日葵萌发侵入寄主。病菌生长温限0-37℃,最适25℃。菌核上长出菌丝也可侵染茎基部引起腐烂。菌核埋入土中7cm以上很难萌发。菌核形成温限5-30℃,最适15℃,菌核经3-4月休眠期,从菌核上产生子囊盘。【发生规律】病菌以菌核在土壤内,病残体中及种子间越冬。适当晚播,错开雨季发病轻

(5)适当晚播,增施磷钾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2/09/204368.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