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注意到,宫殿楼建筑的门廊以及内部的藻井、彩绘的色彩已经十分陈旧,很多地方几乎看不出具体的图案。档案馆一位人士说,重新修复描画这些彩绘耗资巨大,想申请资金不容易;但更让他们感到为难的是,能够从事古建筑修复的人很难找到,能担此重任的专业人才在江苏不多,很可能要到北京去寻找
“西宫”的宫殿楼绿瓦红墙,但彩绘已经褪色。金震寰摄
牌楼、警亭、大殿等与“西宫”相类似。被称为“东宫”的是原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建筑群,也是上世纪30年代由杨廷宝设计的。该建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现为南京军区档案馆
作者:佚名
当年为修建中山大道,中山东路从明故宫遗址横穿而过,并在明故宫东西两侧建了两座美轮美奂的仿古建筑。目前,这两组建筑保存完好,被人们称为“东宫”、“西宫”
两侧对称的“配楼”是上世纪70年代建设,设计时还曾征求杨廷宝先生的意见。被称为“西宫”的是原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陈列馆建筑群,现为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后面的两座楼则是1995年建造的,目前都是作为史料陈列之用。据介绍,目前的建筑群中只有大门牌楼、宫殿楼和门口的两个警亭是民国时期保留下来的,原来在宫殿楼后面还有两个对称分布的警亭,后来被拆除。该建筑由杨廷宝设计于1934年,1936年7月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