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木雕行情 / 澳门古玩市场40年演变风云

澳门古玩市场40年演变风云

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后,那些在政府工作、高收入的葡人因而失去了工作,回葡萄牙定居了。但仅是起步阶段,本澳人不敢买太贵的,最好的藏品始终被外地商人买去,留在澳门藏到现在的不算太精。直至20世纪80年代,国内改革开放,内地很多文物被走私运出港澳,澳门的古玩行立即兴旺起来,店铺相继开业,货源充足且价钱便宜,吸引了很多外国及东南亚的古董商人来澳选货,而来得最多是香港人。这样一来,本地(澳门)对外销瓷的需求又大减了。80年代中期开始有居于本澳的葡国人加入收藏陶瓷行列,但只以收藏外销瓷为主。在此有利环境下,本澳收藏人士对在陶瓷、古玉等较高档的收藏项目产生兴趣

最近两年古玩店铺仅多了一点从外国拍卖场买回的外销瓷,虽价格略便宜过同质量的传统瓷器,但买的人也不多,因很多玩家都觉外销瓷总带些怪怪的、看不顺眼的感觉。这几年澳门古玩市场亦开始有了新的变化。因内地古董价格猛升,比澳门市场更贵,所以已经没有澳门古董商人从内地买货了;而文物贩再要从内地走私文物到澳门出售的风险也在增大,加之近年的自由通行,广东很多县市的人都可来澳游玩,内地一些喜好陶瓷的藏家及古玩商人,也都会来澳买货回去,如中山市古陶瓷学会的很多藏家每月都会到澳寻宝,形成了澳门古玩店铺中古董愈来愈少的局面,精品就更加罕见了。相反,仿古董的店铺就不少,因来源多、价格平,游客也多是外行的,见似是古董,价格也不贵,就带回家做装饰品,这也有一定的市场

另一方面,因国内文物不允许出口,市场上亦很少见高档陶瓷出售。那时本澳人玩高档陶瓷的很少,主要玩赏石湾公仔、古钱币、邮票等小项,可能是本地人无能力买贵物的原因吧。起六七十年代的古董市场,只有店铺几间,地摊卖旧货什架的仅有两处即烂鬼楼及莲溪庙,前者是下午才有人摆地摊,间中有些伤残或年代不久的陶瓷卖,后者就上午开档,以卖什架为主,更以星期天上午最热闹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2/09/206956.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