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花卉文化 / 肾蕨

肾蕨

肾蕨原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的福建、广东、台湾、广西、云南、浙江等南方诸省区都有野生分布,常见于溪边林中或岩石缝内或附生于树木上,野外多成片分布。其生态习性是喜温暖湿润,不耐强光

因为肾蕨根为不定根,吸水、保水能力较差,又加上地上部有丛生茂密的羽状复叶,所以它不耐旱,必须及时供给水分,否则干燥过久易造成叶片枯黄脱落;空气湿度一般要求50%-60%以上。肾蕨喜明亮的散射光,但也能耐较低的光照,可放置于室内北窗边栽培。肾蕨适宜生长于富含腐殖质、渗透性好的中性或微酸性疏松土壤,所以盆栽时常用1份腐叶土或泥炭土、1份河沙土和1份蛭石或珍珠岩配制成基质;亦可用2份腐叶土和1份河沙土混合使用。在生长季,一般每月施腐熟液肥1-2次,以保证其正常的旺盛生长。它喜温暖,但对温度的适应能力很强,从10-35都能良好生长。春夏季盆土要始终保持湿润,但又不能积水;尤其秋末到冬季应节制浇水,以保持盆土不干为度。它喜湿润,要求较高的土壤湿度和空气湿度。同时,在培养土中加少量骨粉、蛋壳粉等钙质养分,更有利于肾蕨生长

夏秋季也可分株,但更须注意保持一定的空气湿度。此外,还可采用孢子繁殖。但注意孢子的采收时期,一般在肾形囊盖还没有脱落而孢子已变黑时采集孢子进行播种。当小苗长至10厘米左右时也可分栽于盆中保持一定的温湿度即可成为新植株。肾蕨地下的球形块茎也可以发育成幼小的植株。分株一般春季结合换盆时进行。肾蕨的繁殖能力非常强,可通过多种途径繁殖,但最常用的是分株繁殖。将生长茂密的老株从花盆中脱出来,除去大部分培养土;把铁丝状匍匐茎分切成几份,使每份带有一定数量的叶丛和不定根;将茎段分栽于装有配制好培养土的盆中,添足培养土,并压实;浇足水,放于阴湿处,以后保持盆土湿润

肾蕨的许多栽培种因其观赏性优良都得到人们认可,其中由高大肾蕨变异而来的波斯顿蕨极适于盆栽及垂吊栽培,是室内装饰极理想的材料,流行于世界各地。它栽培窬容易、生长健壮,粗放管理就能达到很好的观赏装饰效果。它叶片较大、叶色淡绿且具光泽,叶片展开后下垂,十分优雅,丰满的株形富有生气和美感。在窗边和明亮的房间内可长久地栽培观赏。肾蕨是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的观赏蕨类。它株形直立丛生,复叶深裂奇特,叶色浓绿且四季常青,形态自然潇洒,广泛地应用于客厅、办公室和卧室的美化布置,尤其用作吊盆式栽培更是别有情趣,可用来填补室内空间

羽状复叶主脉明显而居中,侧脉对称地伸向两侧。初生的小复叶呈抱拳状,具有银白色的茸毛,展开后茸毛消失,成熟的叶片革质光滑。直立直立茎的主轴向四周伸长形成匍匐茎,从匍匐茎的短枝上又形成许多块茎,小叶便从块茎上长出,形成小苗。肾蕨没有真正的根系,只有从主轴和根状茎上长出的不定根。地部(即从根茎上长的叶)呈簇生披针形,叶长30-70厘米、宽3-5厘米,一回羽状复叶,羽片40-80对。地下具根状茎,包括短而直立的茎、匍匐匐茎和球形块茎三种。孢子囊群生于小叶片各级侧脉的上侧小脉顶端,囊群肾形。肾蕨为中型地生或附生蕨,株高一般30-60厘米

肾蕨又称蜈蚣草、圆羊齿、篦子草、石黄皮,是肾蕨属多年生常绿草本观叶植物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2/10/224266.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