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SARS病毒让我们感到万分无助的时候,我们会不会想到我们身边的植物,我们身处的绿色环境?其实我们应该向他们求助,她们能把空气中的病毒带走,会令我们感到安全。只有把保护城市的绿地系统建设好,我们的城市才是安全的
同时在微观上也以生态学理论指导,例如沈阳市的绿地规划中,道路绿化不再是一排排整齐的树木,而是根据环境条件的不同处理成节状和块状,并与周围绿地结合,构成有层次且能演替的群落,滨河区对水陆交界带的处理不再是单纯的水泥堤坝,而是将其作为次一级生态系统,采用自然形式(如在石块或水泥彻块中设置一定的植物种植穴),保证植物从陆生到水生的生存序列;城市公园不再过分强调以满足人的活动为主的功能分区,而是致力于创造一种综合的栖息环境。使城市变成人人向往的地方。微观上,每一个小绿地、小游园、公园主要设计,就是依据园林理论。生态理论与园林理论相结合,是在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指导着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也就是说园林理论渗透到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各个方面,宏观上我们的城市应该是健康,美丽的可持续发展城市,所以我们得营造出大的景观,使我们的城市成为自然系统中健康的、美丽的一份子
各类公园绿地达到均衡布置,有机结合形成体系。合理确定近期和远期规划。按照国家有关城市园林绿地指标的规定,合理确定各类园林绿地类型与规模。树种规划重视使用地带性树种,以乔木和灌木为主,同时考虑植物的观赏、生态和经济价值。规划过程中遵循以下基本原则:重视内外自然山水地貌特征,发挥自然环境优势。现在城市绿地规划中越来越重视根据各城市特有的地理环境、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城市风貌、工业用地、居民用地、道路系统,做出各具特色的河山湖自然环境相结合的、体现地区特点的城市绿地系统。深入挖掘城市历史文化内涵,形成本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布局结构与特色
3新的更合理的评价使设计更合理、更理性
1规划所依据的理论基础越来越科学、全面
依靠各种新的技术,新的方法得出客观的情况,使我们对城市绿地系统现状分析更科学,从而更理性化的进行绿地系统规划。近来,上海又利用计算机技术,更加深入的了解了上海市的绿化的空间分布特征,绿化景观的变迁,以及城市生态功能的演变,从而科学的规划上海市的园林绿地。同时利用不同时期遥感资料的对比,可以反映出城市绿化的动态变化,在彩红外相片上,健康的植被,严重受害的植被和枯死了的植被显示不同的颜色,利用目视判读可以轻易识别。例如二氧化碳对树木造成损害时,四天以后才能被人发觉,而彩虹外相片可能在一天后就能显示出受害情况,但普通的相片却要在七天后才能显示出来。还有南京绿化规划,利用遥感,南京市的绿地分布结构,微观上分析了城市绿地数量和质量,包括城市更科学的绿化指标“绿量”的计算。利用彩色红外相片不仅能较好地显示灾害源地的分布和不同等级的受害程度,而且还能预测尚未显现出来的灾害。所以遥感相片、特别是大比例的彩虹外相片对于保护植被极为有效。例如上海通过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对上海的绿化覆盖率、绿化变迁的城市数量特征有了很快而且很好了解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同其它学科一样,经历着先前的,跟着感觉走的感性认识阶段,然后才逐渐地从感性认识中得到科学的理性认识,进入理性阶段,我们现在、将来都应理性地进行着城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设计。本文所讲的主要为系统规划至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主要为现在流行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层次一般分为系统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园林绿地详细规划、城市园林绿地设计5个规划层次
如今几乎每一个绿地规划者都自觉地把生态学摆在第一位,把生态学作为绿化设计的主导学科,例子是举不胜举,最典型的是株洲市的绿地规划设计。生态学理论与城市规划理论相结合,从宏观上对绿地规划进行着指导。江门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根据江门城市气候,土壤和植物区系统特征,城市建设现状等因素,以生态学,城市规划理论为基础把江门规划成由南北两大片氧源基地,数条微风通道,以及抱拥着江门和诸山的景观绿地与防护绿地构成总体框架,其间各处散布着公园和各类附属绿地,构成水阔山长,绿拥江域,景观丰富,环境宜人,便于休闲的空间格局。运用生态学原理,提出常绿阔叶林为株洲市顶级群落,然后在城市绿地中模拟和设计人工顶级植物群落
系统是动态的,所以动态规划理论必须引入绿地规划中,应当对绿地系统发展的各个阶段逐一作研究,以把握其过程和未来发展趋势。所以,绿地系统规划应和城市规划同步进行而不是事后补充。城乡绿地应一体化规划,不能让城市绿地成为孤岛,例如昆明市在进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时,考虑到昆明处于滇池流域,所以规划时以区域—滇池流域—主城,构成昆明城市生态绿地系统,形成了城乡一体化的区域绿化网络。城市绿地系统是一个立体的系统,不仅在图纸上相连,还应包括垂直面的连接。绿地系统是城市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景观构成的要素而不是点缀
4总结
2各种新的技术、方法的应用使规划更科学
科学发展到今天,各个学科不再孤立,而是变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同样绿地规划也一改过去的特定学科、特定理论指导,而步入由多学科、综合理论指导的科学了,今日的绿地规划理论指导基础主要为生态学理论、城市规划理论以及园林理论,其次还有诸如系统论、行为论等作辅助
根据生态学原理,评价体系不仅仅是用简单的绿地面积,人均绿地面积,绿地率,更深入的提出了绿地结构分布,公园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率以及绿量而衡量绿地系统。要更加大力度进行街头绿地小游园的建设,而新建成区,绿地破碎度小,环境效益高的结果,随着经济的发展,其它城市也会相继运用此方法。例如南京绿地规划中,引入绿量的概念,根据绿量计算的结果,进行估算植物的环境效益,从而在不同的环境区,设计出不同的绿地,广州市则通过地理信息系统,计算出绿地斑块破碎度,从而了解广州市绿地的结构以及分布绿地的环境的效益,从而得出老城区的破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