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包被失去后,松针常常枯萎变黄褐色并早落,偶遇春旱时,病情虽然发展缓慢,但病树新梢生长受阻,2~3年后病株死亡。春季在丘疹状的性孢子器的对侧,产生由黄白色变为桔黄色的疱囊,即病原菌的锈孢子囊。松针病初产生淡绿色小斑,后产生黄褐色丘状突起,常排成一行,这是病原锈菌的性孢子器。囊破后,散出黄色粉状的锈孢子,最终只剩下锈孢子囊的包被,白色膜状
病原
发病规律
性孢子器呈覆碗状,生于松针表皮下,性孢子球形,甚小,成熟后常混以蜜液溢至松针表面上
可营造两树种的块状混交林,但两树种的迎风边行应植其它树种1~5行。不造二针松与黄檗的混交林,隔行混交林尤其不佳,应及早伐去黄檗。化学防治可选药剂为1:1:170波尔多液,波美0.3~0.5度石硫合剂,敌锈钠1:200倍液,粉锈宁1:800倍液,退菌特1:500倍液。每15日喷一次共1~3次。8月中、下旬向油松上喷射,6月下旬向黄檗叶上喷射,防止侵染
分布及危害
本病是由黄檗鞘锈菌(ColeosporiumphellodendriKomar.)引起的,该菌是具长循环生活史的转主寄生菌,性孢子及锈孢子阶段产生在油松上,夏孢型锈孢子及冬孢子产生在黄檗叶背面
6月上旬锈孢子飞散侵染黄檗,经几次再侵染后,形成冬孢子堆。至第二年春,4月下旬开始生出大量的性孢子器,5月开始出现锈孢子囊。少数病松针上可见少量子器,后随松针越冬。遇油松松针时,萌发产生的芽管便由气孔侵入并增殖。病菌冬孢子于当年8月下旬至9月上、中旬成熟萌发。产生的担孢子积留于叶面上呈白色,靠风雨分散传播
冬孢子堆也生于叶背,桔红色有光泽疱状。冬孢子圆柱形,顶端直径略大且平截,顶壁厚10.8~18.2μm,萌发时冬孢子产生横隔呈四胞,各生一长柄,其顶端生担孢子。夏孢型锈孢子堆生在黄檗叶背面,呈桔黄色疱状,孢子串生,单个球形至卵形,表面多疣,22~29μm×18.2~21.8μm。担孢子球形,浅黄色,4~7μm,伸向叶表
油松松针锈病广泛分布在辽宁、吉林等省人工林内,1965年,在辽宁省章古台地区8~9年生油松(Pinustabulaeformis)林内发病率竞达100%,受害林木生长衰弱,松针提早枯萎脱落,主梢生长甚短,连续3年发病后常造成病树枯死的后果
表面有疣状突起,孢子25.4~55μm×21.8~29μm,壁厚7~11μm。锈孢子球形,长椭圆形或近菱形,单胞,黄色,串生在春孢子囊中。锈孢子囊包被系由长棱形细胞构成
与黄檗混交或临近时病重,二树种距离超过2km时病极轻。4~10年生油松易病且重,大树上有时也发病但较轻。7~8月份细雨连绵时,有利于病害的发生与扩大蔓延。树冠下部松针病重,向上渐轻。生在砂丘上和土壤瘠薄地块上的黄檗长势不佳,易生病,病后生长更弱
症状
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