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内,有殿堂、楼房、僧舍、神堂430余间。是五台山最大最完整的喇嘛寺。菩萨顶占地45亩,规模颇大。菩萨顶居于山巅,地势高而宽旷,视野极为开阔
后院,置大铜锅三口,是按传统习惯寺内每年腊月初八煮粥施舍用的。康熙的御笔手书”五台圣境”石坊一座立于院中。中院,释迦牟尼殿,菩萨殿居于院内。前院左侧,有一处小院。进寺,入山门,两侧鼓楼、钟楼对称搭配,中为天王殿,两侧配以侧殿,这是菩萨顶的前院。院内,有乾隆的题词
明代时,菩萨顶曾经进行过扩建。后来,他们下令重修菩萨顶。到清代时,清朝皇帝康熙、乾隆曾多次到五台山朝圣拜佛,息宿于菩萨顶,并在寺内题匾、铭书、撰文刻碑。如今看到的菩萨顶,就是当年依照清代宫殿式营造的
菩萨顶创建于北魏,以后历代都曾加以重修。明代永乐年间,蒙古、西藏的黄教喇嘛到五台山寺院常住,菩萨顶逐渐成了他们集中活动的场所,到清顺治年间,菩萨顶改成喇嘛庙
作者:佚名
五台山相传为文殊菩萨的古道场,而菩萨顶,是传说中文殊菩萨的居住处。因此,菩萨顶曾名为真容院、大文殊寺。菩萨顶地处台怀极顶,拔地而起,雄伟壮观,声名远播,显赫于世。菩萨顶,位于五台山台怀镇显通寺北侧的灵鹫峰上
清代是菩萨顶的极盛时期。这个时期的大喇嘛,身份超人,乘坐着皇家赐予的鸾驾,其声名甚至压倒了当时的黄教首领。授封的大喇嘛继承了特权,继续作威作福。康熙曾赐予菩萨顶大喇嘛一颗提督印、一口暂杀剑,还饬令山西人民向大喇嘛进贡,进贡的范围甚至包括当时的山西巡抚、大同总兵、代州道台。下到清朝雍正年间,五台县在朝的翰林郑禧、五台知县陆长华联名上表弹奏大喇嘛获准,下旨查办,大喇嘛畏罪自杀,才算结束了大喇嘛这段对五台山僧侣、人民的残暴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