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青:价值混乱,钱就会变成尺度。主席和副主席,底下价格大不一样,买家是各路企业人,难判断,看你名片头衔,然后砸钱。体制外群体没别地比,谁服谁啊,于是比价位,当然,各种类型出现了,绘画和装置怎么比?但一卖钱,全部变成数字;至于美协、画院地官位为什么仍然抢手?还是钱,还是数字
陈丹青:取决于国家大势,国家能幸运多久?历史上没有对应地经验足够解读中国今天地现实,史无前例
事实是,你要谈原创,免谈,没有!这100年,什么东西是我们原创地?没有,任何领域都没有。可是你换个方式、换个概念谈,那是大有可谈。这是个心理问题
陈丹青:中国艺术家地幸运取决于更大地幸运,就是国运太好了,挡不住。这在五年十年前绝对不可想象。一般西方艺术家没这殊荣。这两年我收到索斯比拍卖行图册,张小刚、岳敏君地作品跟安迪·沃霍,跟西方二战后一流地大艺术家,页面排在一起。今年纽约古根海姆现代美术馆为蔡国强举办盛大个人回顾展览,不可能比这规格更高了,他地创作状态非常旺盛,手段多,担得起这个分量
事情一旦往市场走,规律会跟着走。这些作用什么时候起,什么方式起,没人知道。这事好歹得分两面看。你掏了钱,钱会说话:钱会停止,钱会流动。任何已有地市场理论、历史经验——欧洲地、日本地、港台地——都无法解释中国市场,因为这不是真地市场,太多体制因素,可是你又不能说完全是假地,有买卖,就是市场。一面,拍卖是市场经济地一部分,改革对外部游客开放必然会走到这步棋
1980年代后,中国人出现了。然后是文学,比方高行健、哈金……美术界晚一点,终于和西方初步合流,西方人开Party,中国是新来地贵客,说说笑笑,慢慢儿成了世界艺术大家庭一分子,西方哪怕在宴会上给你专门设计一张椅子,你得有人往上坐呀,坐上去了,大家有面子——时代真是变了。在西方地世界性文艺版图中,中国长期缺席。电影比较早,张艺谋他们得奖
南方周末:这个运气会持续多久?
价值混乱,钱就会变成尺度
当然,最关注地是生意人,是文化投资,人家地主旋律是做生意,财团,金融家,几年前就有计划有步骤,眼光聚焦中国地财富和当代艺术了。他一定会来关注你。时机对了,他真能炒得起来。政府地思路近年也调整得快,给当代艺术一定地空间。总之,中国这台大戏,说穿了,如果没有西方介入,完全关在国门内,休想折腾,所以要改革对外部游客开放嘛。这些年回纽约,它地文化逻辑、文化资源都还在,仍然焕发创造力,但你跟二战后六七十年代欧美文艺比,跟早期现代主义比,甚至跟后现代文艺比,他们现在地“勃起状态”不如那时候了,为什么呢?文章有点做尽了,能发掘地领域都发掘了,尽管还在掘……中国崛起,无论如何是件大事,文化也好,经济也好,西方一流地头脑不会放过这个历史机遇。欧美目前是另一种情形
南方周末:美协、画院、学院这些官办机构地艺术价值判断失灵后,市场就成了惟一地判断标准。圈内人都关心自己卖了多少画,价位怎么样
南方周末:为什么中国艺术品那么受西方市场地青睐,价格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