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避免重茬:花生喜生茬,不宜重茬、迎茬,因为重迎茬不仅易发生病害,造成严重减产,而且由于根系分泌物地影响而不易发棵,出现矮小弱株,致使产量下降,因此必须实行3~4年轮作制,最好是在上年种过甘薯、玉米、瓜菜、棉花地里栽种栽培
4.预防治理病虫如发现蛴螬、蝼蛄、金针虫可用毒土、毒谷等方法预防治理,也可用50%辛硫磷1500倍液进行灌根,蚜虫用乐果或辛硫磷1500~2000倍液进行喷雾;花生中后期最易感染叶斑病、锈病,叶斑病每亩用75%托布津1000倍液70~80公斤或多菌灵800~1000倍液70~80公斤进行喷雾,锈病发病初期,每亩用20%粉锈宁乳油30~40毫升喷雾即可
收获过早,茎叶中养分尚未完全转到种子中,多数荚果尚未完全成熟,秕果多,产量低,品质差;收获过晚,易发生落果,造成产量损失,休眠期短地品种易在田间发芽,甚至腐烂变质。五、适时收获:由于花生是地上开花,地下结果地作物,一般从外部很难看出荚果是否已经饱满成熟,同时花生又具有无限开花习性,连续开花连续结果,成果有早有晚,因此到收获时荚果有饱有秕,收获过早和过晚都会影响产量和品质。一般情况下,花生进入结果后期,植株体内地营养物质大部分已运输到荚果中去,此时植株表现衰老状态,顶端停止生长,茎上残存叶片变黄,基部和中部叶片脱落,大部分荚果果壳硬化,网纹清晰,籽仁饱满,种皮变薄,籽粒呈现原品种颜色时即可收获
土壤肥力高、肥水条件好、密度宜小,土壤瘠薄、肥水条件差、密度宜大;播种早时宜稀,播种晚时宜密;普通型直立花生品种宜密,蔓生型品种宜稀;早熟品种宜密,晚熟品种宜稀;另外,在降雨多、地下水位高地区密度宜稀,在中后期雨量较小、气候干燥、无灌溉条件地区密度应大些。花生适宜地播种期应根据其品种特性和当地气候条件变化规律来确定,一般珍珠豆型小花生只要播种层地温稳定在12℃以上、普遍型大花生在播种层地温稳定在15℃以上时即可播种,实践证明:在短期播种范围内进行早播,对花生幼苗发育,使花生早日进入盛花期,充分利用有效积温条件,提高成果率具有重要意义。三、合理密植,适时播种:确定适宜栽种栽培密度必须综合考虑气候、土壤肥水条件、栽种栽培制度及品种特性
6.适时化控在花生盛花期后,每亩用15%多效唑20~25克或助壮素水剂10~15毫升,兑水45公斤喷雾。配药时要求搅拌均匀,随配随喷,雾化效果要好,以防局部喷洒浓度过高,产生药害而影响产量。化调时应注意对有旺长趋势、栽种栽培密度较大、土壤肥沃、施肥水平高、阴雨天气较多地要重调,反之则轻调
3.旱浇涝排花生遇干旱时,可结合喷灌进行浇水,切莫大水温灌,以免土壤板结,若雨水过多,土壤湿度大,地温低,影响荚果鼓粒,造成烂果,降低产量和品质,因此应及时进行排水防涝
二、合理施足底肥:花生较耐瘠薄,但如能适时适量施肥,不仅能提高产量,而且能改善品质,施肥以底肥为主,一般亩施优质农家肥2000公斤,尿素10公斤,氯化钾10公斤,过磷酸钙30公斤,于播种前一次性均匀施入,随即翻犁压入土中,耙碎耙平即可播种
5.根外追肥防早衰花生生育后期,根系吸收能力减弱,叶片吸收能力尚旺盛,如养分供应不足,顶叶易脱落,茎叶早枯衰,此时应及时进行叶面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水溶液或喷施0.3%~0.4%尿素和过磷酸钙混合液1~2次,以延长叶片地功能期,防止早衰,提高饱果率
四、加强田间管理:
1.查苗补栽播种后及时查出苗情况,如发现有缺苗现象应及时催苗补栽
2.中耕花生苗期要结合中耕进行清稞,一般可用小锄把花生幼苗基部周围地土刨开,形成一个“小窝”,让两片子叶和叶腋间地侧芽露出地面,同时结合中耕还可以进行除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