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两件玉扳指,其外壁的纹饰组合和布局基本相同,制作工艺特点也相一致,可以肯定两件玉扳指都出自于宫廷玉作
这也是乾隆所作的第一首关于玉扳指的诗,此后便一发而不可收,共作有此类诗赋达五十首之多。在此基础上,他结合儒家关于玉与仁、义、礼、信、德之间的关系将玉扳指拟人化,使整篇诗文在宣扬封建礼制的同时,也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经有些研究者考证,清乾隆十七年,乾隆皇帝看到一件进贡的玉扳指,立刻被其温润的玉质和精致的工艺所吸引,于是为此作了一首《咏玉韘》,这首诗不仅把扳指的来源、用途交代得很清楚,而且引经据典,将古代玉扳指的使用制度作了说明
1983年11月,北京市海淀区皂君庙就曾出土过一枚刻有这首《咏玉韘》的白玉扳指
凹槽的存在说明早期玉韘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只是随着战争规模和作战方式的变化,以及玉礼制观念的逐渐渗透,玉韘的实用性才越来越削弱,而装饰性显示出来。其外壁以双勾线和平地隐起手法雕饰兽面纹,在兽面纹一侧有两个圆孔,相对的一面有勾弦用的凹槽。考古资料中,最早的玉韘当数1976年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的一件青玉韘
扳指起源于古代狩猎活动中,早期叫韘。使用时,将韘套于弓箭手拉弦的拇指上,以起到保护手指不被弓弦勒伤的作用。韘的质地比较多样,以皮革为材质的韘实用性较强,而玉韘是为了体现佩戴者的身份和地位
玉兽面纹韘
扳指高2.4厘米,直径3厘米。扳指外壁上下各有一圈回纹装饰带,中间刻乾隆御制诗一首,扳指内壁有单圈题字:“射鹄恒用”。呈圆筒状,一端边缘内凹,由里向外逐渐趋薄,另一端边缘则向外有少许凸出
玉质扳指成为八旗子弟手里的玩物和装饰品,这种扳指也被人称为“文扳指”,意指此时的扳指已经脱离了征战等武事。清朝统治者在入关前即以骑射而闻名,入关后八旗子弟仍然保留了这一传统。不过,随着战事的平息,在战斗中被广泛使用的扳指也愈加脱离实用功能
无独有偶,1958年出土于北京市密云县董各庄清皇子墓、现藏于首都博物馆的一件清乾隆御制诗扳指,其诗作内容也正是这首《咏玉韘》。据《清史稿》记载,“射鹄”为清代禁卫兵中的一个兵种,兵源多来自于镶黄旗、正黄旗和正白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