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学义:传承后代不一定靠得住
所以,我认为,捐赠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书刊资料类的藏品
赵智强:山东济南市博物馆馆员
每年因自然死亡脱离收藏群体的也。调查显示,居于50岁到70岁年龄段的收藏者占56%,他们拥有的藏品最多。近10年,我对柳州市收藏家协会600多位会员的年龄段做了一番调查
孔令金:普品可以捐赠给地方纪念馆等单位
如果哪天他不在了,我马上就将它们当废铜烂铁卖掉。”据说,像这样的事例已是不胜枚举。记 者:一位柳州市古钱币大收藏家,花费40余年,收藏了商代至明清时期的历代古钱币,其价值估计有百万余元。可其儿子小高却说:”我爸数十年为铜锈而忙,客厅、卧室、博古架上都是这些老东西。于是,收藏人士呼吁:收藏者重收藏,但更应重收藏的传承
毕竟博物馆里不是样样都有,大量的收藏品存在于民间,而民藏又是国藏最重要的补充;二是从具体内容上,承诺包括了捐赠品是否展示、如何保管等问题。一是从态度上,国家收藏首先要重视民间收藏,只有这样,国藏与民藏才能良性互动。因此,也有收藏者提出,接受捐赠单位应该对捐赠者有一个承诺。这个承诺的含义有两层。而这种承诺最终应该演变为一种机制,并且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机制,以保证捐赠者和捐赠对象双方的权益
方 晓:小编
杨泽昭:传承意识实际上是对文化的保护
我收藏有许多关于孔子的收藏品,虽然95%以上都只能按照面值计算价格,但对于研究孔子却是十分难得的文献资料。而这些资料也正是许多地方展馆缺少的,如山东曲阜至今还没有一家专门陈列孔子的收藏展览馆。即使孔庙有,也是束之高阁。而各地孔庙有30多处,但其中多数几乎都是“空庙”,人们很难见到有关孔子的收藏品。如某博物馆花800万元买了一幅孔子72弟子的绘画作品,一直未展出。一些不太珍罕的收藏品,捐赠给大的国有博物馆,不一定适合,这时,收藏者可以考虑一些地方纪念馆、展览馆等等
但许多收藏者也有一种担心:捐赠的藏品,博物馆不一定重视。如果收藏者手中有珍品、孤品,捐赠给国家的博物馆无疑是一个比较好的出路
梁学义:钱币收藏家
还有那些大文豪,也没见他们的子女都成为了作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是坚持传给她,说不定哪天一件宝贝也就当垃圾给扔了,这种传承带来的损失未免太大了。如果勉强让某人接受一个事物,到头来还是一场空。就拿我自己来说,收藏了不少古钱币,本想传给女儿,可她就是不喜欢,还总劝我:您老就别再花钱买这些破烂了。要想培养子女对收藏的兴趣和爱好,不是简单的几本书或几件藏品就能达到的。如“豫剧皇后”常香玉,一心想让自己的女儿接班,可最终也未能如愿。收藏也是一样的道理,更何况它还是一门大学问。其实,不光是收藏品,许多事物的传承,也都不能绝对地依靠子女
正是这个群体。这种结局的损失是十分巨大的。所以,每一位收藏者都应该有藏品传承的意识,这种意识实际上也是对文化的保护。因此,收藏的传承实际上是对历史的一种责任。如果它们严重流失,很可能会造成地方某个历史点的断档,从而造成地方历史研究的空白。许多民间收藏品都反映了当地的历史、文化、经济等特色。然而许多收藏者花费多年心血获得的收藏成果,却由于其家人的不理解,一旦收藏者离开人世,子女视其藏品而伤感,或反感它们占用了太多房屋的空间,于是数百块遗留的观赏石以百元舍弃,半个世纪长年累月收集的邮票千元抛售,有的甚至当作废品卖光。如柳州市“火花王”侯先生、集邮50多年的姜先生以及收藏有1000多方奇石的余女士等等,他们毕生的心血最终都被家人以一卡车百元的代价舍弃,几十年的辛苦瞬间化为了泡影。收藏不仅仅是收藏物品,更是收藏历史
姚得德:广西柳州市收藏家协会副会长
杨泽昭:广西柳州市收藏家协会副会长
梁学义:博物馆应该给捐赠者一个承诺
往往许多好东西,正是被不怎么懂收藏的后代给糟蹋了。如我的一个前年去世的朋友,生前给儿子留下了不少“宝贝”,其中就有一些十分珍贵的名人手稿以及古钱币等。藏品需要传承。但现在,大多数收藏者首先考虑的是将藏品传给后代,这种传承方式不一定靠得住。一次,他儿子卖了一幅何香凝的字。我问卖了多少钱,他说:400元!实际上,卖4000元都不为过
孔令金:“孔子”专题收藏者
这样一来,捐赠品能否如捐赠者所愿、能够世代传承就得打个问号。即使是名家捐赠的藏品,也未必有好的待遇。为什么?因为这些种类的藏品太多,根本就顾不过来。听说某个博物馆就堆了成吨成吨的古钱币,有的都生锈霉烂了。事实上,这种担心是有道理的。像巴金捐赠的图书,不就出现在旧书摊上了吗?此外,还有损坏、被盗等风险。博物馆里,很多藏品都一直在仓库里放着
请给捐赠者一个承诺
传承后代不是最佳选择
许多收藏者辛苦一辈子的收藏成果,最终却被不谙收藏的子女当废铜烂铁卖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