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艺术品投资与藏宝于民热的迅猛发展,民间收藏已呈飞入寻常百姓家之势。在当今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的形势下,世界经济一体化与城市化的进展,正严重威胁着传统文化与本土文化,保卫文化的安全,已成为最新的口号。什么叫“海派收藏”,“海派收藏”就是海纳百川的收藏,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收藏,是敢为天下之先的收藏。愿“文博”成为捍卫人类文化遗产的一块胜地。(作者系上海收藏协会会长)来源:劳动报。行文至此,笔者又想起,收藏者,就是收藏历史的人。无论是长城内外,还是大江南北,甚至僻远的边陲,到处是红红火火。“文博”十年,赢得了丰硕的收获。丰收之后,又是耕耘了,我们衷心祝愿,这块收藏园地能成为宣传海派收藏文化的阵地。上海的民间收藏,再也不能停留在原有的“半壁江山”的荣誉簿上了。我们应该将上海的民间收藏定格在“海派收藏”的亮点上,这才是我们的特色,我们的不败优势
如钟表收藏家王安坚、雨花石收藏家杜宝君、钱币收藏家余榴梁、烟标收藏家朱大先、蝴蝶收藏家陈宝财等。十年来,“文博”又从原有的模式中,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容纳了更广泛的文化元素,博古通今,既传古玩的精致,又扬现玩的精彩,筑建了一个民间收藏的“文博”世界,高举起海派收藏文化的旗帜。从职工队伍走来的藏家,还有海螺收藏家郑根海、三寸金莲收藏家杨韶荣、创刊号收藏家冯建忠、紫砂收藏家吴士保等等,举不胜举。正是扎根于这块肥沃的土壤上,“文博”迎来了自己的春天。改革开放后,上海的民间收藏再度崛起,申城的第一批崭露头角的收藏家队伍,大多是从职工队伍里走来的。阔佬巨贾,还有文人骚客、名伶雅士,营造了中国收藏的半壁江山
“文博”收藏版创刊十周年了。“文博”以一个收藏专版见证了这段历史,同时,它又为数以万计的收藏大军提供了一个展示的舞台。岁月如梭,当1996年“文博世界”创刊时,如果说上海的民间收藏有大江潮涌之势的话,那么十年后的今天申城收藏热已是如火如荼了。十年时间,辛勤耕耘出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可喜可贺!自清以降,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这个“东南之都会,江海之通津”的大商埠,云集了达官显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