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光之法,选一个器口与石子相若的古董小坛,置石其上,置于窗前,举目可观,饶有别趣。池澄家中藏一石,粗看只是一朦胧黑影;迎光透视,素衣高髻,竟似李清照端坐石中。有个别石子,照光比浸水更臻妙趣
雨花石的欣赏,究用何法,可以说是流派纷呈,因人而异,从无定式。归纳起来约有下列数种,概称“雨花八法”
二是群石配景
三是迎光透影
一是汲水埋盆
有的雨花石上有一自然生成的圆孔,如用红绳穿扣,佩挂于颈,则有“祈年”之意
五是书斋摆谱
如配以明清笔洗,更臻雅趣。将不同色彩、纹理的石子配置成趣,叫“配锦”,也叫“配碗”。形似,特别是圆形或椭圆形之形,给人以圆润之美。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收藏水平,配置成双碗、四碗、八碗的组石。其要诀是形要近似,纹、色要间隔。书斋供养,可用稍大的盆盂。纹、色相间,则给人以缤纷错落之感
人物巧石求形神兼备,风景巧石求景境幽深,动物巧石求呼之欲出,蛋白美石求色艳质纯,文字巧石求笔力遒劲,抽象石求妙不可言。六路又称六合,即正反、上下、左右,三维空间的六个方向。口念苏东坡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悠悠的旋转中,幸运之神就会出现。石观六路
当年米万钟藏一石如柿。古人此风,当然只可鉴知而不必仿效。藏石界称此为“大殉葬”。这枚美石与他的至宝“七十二芙蓉砚”一起,做了他的殉葬品
石纹奇幻,不知所云。误买一枚常品比之错失一枚珍品,后者是更大的失误。池澄的经验是:宁可错了,不能过了。偶遇色彩、纹理极迷幻之石,一时悟不出,也要买下。要寻觅启开迷宫的钥匙,一条务实之道是读书,踏着先人的足迹;又一条是行路,求教于大自然
<欣赏八法>
这后一种其实是有价的,价在拥有奇品的收藏者的心中。有两种雨花石无价:一种是最低劣者,只可铺路垒墙,已不可作雨花石论,何以论价?一种是众口称誉的奇品–“无价之宝”
或美,或巧,或奇,集三者于一身者尤贵。雨花石作为一种名贵的观赏石,其审美效果集中于三个点:美、巧、奇。奇石无与伦比,从不雷同。黄金有价,宝石有价,奇石无价
藏石人胸中的文化积淀与石上的奇纹幻彩一旦碰撞出联想的火花,美石的名称便出现了。有一年悟出者,有三年悟出者,有十年悟出者。心中有多广阔的天地,石上就有多广阔的天地。一经悟出,妙不可言。一个确切的石名,能叫响一枚美石。有一些雨花石子,纹理奇幻若迷宫,需长时间反复把玩、观察,要悟
六是选石握游
拗色者,不同于一般之色,在诸色衬映下反差极强烈之色,人盆后水为之浸染之色,展出中诸石为之失色之色。雨花石色中难见金、蓝,风景巧石中难见亭台,人像石中难见眉眼,形体石中难见方正。若得之,此中常出珍品。雨花石何色最鲜?不以赤橙黄绿青蓝紫论,而是欣赏民间俗呼的“拗色”
清末民初,在南京、上海、天津出现过一个“握游派”。所谓“一拳一栗之中,孕千岩万壑之秀”,所谓“摩挲掌上日相将,袖中常见烟云绕”是也。他们仿效米芾“涟水袖石”的遗风,选觅佳石,袖石握游,石不离袖,啸傲园林
四是挂佩祈年
明代米万钟任六合县令时,常在书斋摆开“宣德窑器”作盛具,拭几焚香,邀客赏石。赏石分三部曲:先上几盘常品,后由石童一一捧献珍稀,最后自己从袖中亮出一博奇赏的“尤物”,常能震惊四座
他在《双石》一诗中有“汲水埋盆故白痴”之句。水需一日一换,换水宜在清晨。宿水染尘,顿扫石趣。民谚中有”雨花石,砂中埋,雨不洒,花不开”的说法,亦含雨花石需经水润之意。此法为东坡居士所创。应用何水,古亦有说。雨花石浸入水中方可发色,此尽人皆知。最佳为天落水,次为山泉,再次为川流,忌用井卤、热汤
七是与石同眠
石有石道。要修炼成一种在茫茫石海中能“阴阳自行”的功夫。不人道,何以藏石?人道不易,也许一辈子都在道外。道者,阴阳自行之谓
八是与石同归
30年代,天津王猩酋有与石同眠的雅趣,并谐称为“小殉葬”。他曾有句:“世界正愁人太满,我先钻入石中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