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釉上釉下,给人以丰富的热烈、鲜明清新之感,有很好的艺术效果。斗彩 斗彩创烧于明成化时期,是釉下彩(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的一种装饰品种。青花是构成整个斗彩画面的主色,釉上彩只是略加点缀而已。先在胎上画好图案的青花部分,罩上透明釉,入窑焙烧;烧成后,在留出的空白处用低温彩料填绘,再入烘炉中烘烤,即成斗彩
从此,彩绘便成为主流,其他装饰技法如刻花、划花、印花等都退居次要地位。青花的烧制成功,是中国制瓷时上划时代的事件。现在发现的成熟的青花制品,为元代后期景德镇所烧造
釉里红 我国古老的釉下彩有青、红两大类,青花是青色的釉下彩,釉里红则是红色的釉下彩。因为它是描绘在釉下的,故称“釉里红”
其特点是:只使用一种颜色,一次高温烧成,工序较为简便,因此在瓷器装饰上应用广泛。其青料来源于国外的一种含钴矿石,叫作“苏泥勃青”。青花 青花是指应用钴料在瓷胎上绘画,然后再施透明釉,在1300摄氏度左右的高温下一次烧成,呈现蓝色花纹的釉下彩瓷器。青花以明宣德所制为佳。成化以后,开始使用本国青料如“平等青”、“珠明料”等
这一品种最早见于元代,明初一度中止,宣德时再度出现,至清代仍延续不断。但由于烧成难度大,一直被视为我国古瓷的名贵品种。青花釉里红 青花釉里红俗称“青花加紫”,即在青花纹饰间用铜红加绘果实、花蕊等
五彩始创于明宣德年间,但未发现实物。成化时期用青花作衬托的五彩器还很少见到。传世的弘治彩瓷中,有五彩松竹梅盘等器物;正德时也有釉上五彩器,但亦不多见。粉彩兴起以后,五彩就渐渐少了,但雍正初期还在流行
明清两代,为我国彩绘瓷器的大发展时期。彩绘瓷器的出现,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彩绘 用特制的彩料,在瓷器上绘制图案、纹饰和画面,以增加器物的美感,提高其艺术价值,这一工艺过程,称为“彩绘”
明清两代继续生产,宣德的产品多呈红色,成化的呈色则浓艳鲜亮。釉里红色彩华丽,具有热烈的气氛,符合我国的传统习惯,所以从元代创烧以来,受到广 泛的欢迎。雍正时的产品更趋精进,色泽鲜红,成品率高。明中期以后一度衰退,直到清康熙才得以恢复
粉彩 粉彩亦称为软彩,其特点是可以分别明暗、渲染接色,使每一种颜色都有丰富的层次感 ,他还吸取了国画中构图、设色等技法,加以灵活运用,表现力极强。粉彩的制作,一般是在描绘轮廓后,先填一层“玻璃
因色彩中没有红色,所以又叫“素三彩”.烧制三彩瓷需先以高温烧成没有釉的素瓷,再浇以作底色的釉,并以彩料绘制纹饰图饰,然后再—次低温烧成。也有先在胎上刻绘图案,烧成素瓷,再施底釉,并刮去应施彩部分的釉,然后按需要将色彩着于素胎上,送入彩炉烘烧。三彩 三彩以黄、绿、紫为主但并不一定限于这三种颜色
釉下彩 所谓“釉下彩”,是指在釉下进行彩绘,亦即在胎体上彩绘之后再罩上一层无色透明的釉,以1300摄氏度左右的高温与瓷器一次烧成。它开始是釉下褐彩,纹饰也 比较简单;然后发展为褐、绿两彩。但由于釉下彩的色料要经高温烧成,而能经受高温的色调并不多,所以它的品种远不及釉上彩那么丰富。宋元以后,便出现了包括青花、釉里红、釉下五彩等在内的许多新品种。釉下彩为唐代长沙窑所首创。其特点是色彩光润柔和,清淡雅致,同时,于彩在釉下,不易磨损,不易变色
始称“宋红绿彩”。釉上彩首创于宋磁州窑,是在低温色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由于画面在釉上,经使用摩擦和同酸碱接触之后,便易于褪损变色。清以后,釉上彩更多创新,有五彩、珐琅彩、粉彩、斗彩等。釉上彩 釉上彩,系在已烧好的瓷器上进行彩绘,再在锦窑中烘烤而成。到了明代,釉上单种彩和多种彩的制作,已经很发达。由于烤烧温度不高,经受得起这种温度的色料很多,因而色彩最为丰富
釉上彩始于宋。进入隋代,便已使用黑彩点画人物的发冠、眉毛、眼睛和衣纹。康熙年间,具有我国陶瓷的独特装饰风格的粉彩逐渐形成,雍、乾时达到鼎盛阶段。到清代中期,西方装饰艺术传到中国,洋彩开始使用。青花、釉里红和金彩则在金元时期崭露头角。瓷彩 瓷器装饰用彩,最早是在西晋晚期。如宣德年间出现在青花瓷器上的加红彩,成化时期出现的斗彩。到明代宣德、成化时期,各种彩瓷相继出现。在当时南方的一些青瓷上,出现了由褐色斑点组成的简单图案。入清以后,景德镇创造了蓝彩和翠色。到唐代,又出现了长沙窑的釉下褐彩
五彩 五彩是以红、黄、绿、蓝、紫等各种带玻璃质的彩料,按图案纹饰需要施于釉上,再在“彩炉”中二次焙烧而成的一种古彩。由于它红绿分明,层次较少,又称作“硬彩”
同时还以其色彩绚美而著称,如和青花云纹和釉里红龙龙纹色泽都很鲜艳,融会一体,十分绚丽。青花釉里红是元代景德镇创烧的杰出代表作之一
三彩是明正德年间民窑创烧的,清康熙时有新的发展,并大量烧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