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兰荫山不见兰蕙,而春时登蹑,往往有香气惹人,咸以为异。”这大概就是指失传的“梅兰”了。据光绪十三年修的《兰溪县志》上记载:“兰荫山多兰蕙
他想了一想,便宣召主持老和尚,盘问这只小香炉的底细。正德皇帝翘起鼻子深深地吸了吸香气,立即令众侍臣快快跟随这股香味,去把兰花寻来。可是,山上的兰花繁多,幽香扑鼻,弄得那些选花的侍臣眼忙手乱,谁都辨不清那一株是好是次。真是急中生智,兰荫寺的主持老和尚很快地想出一个好主意。他们也不知花了几天几夜的工夫,把一切打捞的办法都用尽了,那株珍贵的梅兰却不见了踪影。正德皇帝要上兰荫山选兰花的消息,被兰荫寺里的主持知道了。谁知当他写下“兰荫深处”四个字时,突然感到头昏目眩,腹中疼痛。主持灵机一动,答道:“用这小香炉取井中泉水一喝,便可使人的双目明亮。”正德皇帝信以为真,立即命内侍去那井中提回一香炉的井水,他自己先喝,再叫从侍臣轮流喝。这株梅兰,很可能被皇帝选走。有个侍臣往井里一看,见井中有截绳子露在外面,便毛手毛脚地将它往上一拽。他们挑来选去,不得不单凭各人的眼光选定几株,以便回兰荫寺去向皇上交差。主持和尚刚刚将梅兰隐藏好,正德皇帝已经在一班侍臣的前呼后拥之下进了山门。他庆幸那株珍贵的梅兰未被皇帝搜去。正德见此情景,心中大为不悦。为啥呢?只因兰荫山上有一株罕见的梅兰。众人喝完泉水,叫好不绝。花如腊梅,异香四溢。于是他们带着那只小香炉,一齐回到兰荫寺,把一切经过向皇上奏明。由于泉水格外清凉,初喝一口,果然使人有明目的感觉。明武宗正德浏览江南,沿途搜掳民间美女和各种珍宝,所到之处,百姓无不怨声载道,恨之入骨。那么,这股奇异的花香究竟是何处传来的呢?原来,隐藏在井底的那株梅兰,异香喷薄,溢出井口,向四面飘散。这题字至今一直还留存着。他们在兰荫寺里歇了一会儿之后,正德皇帝便命众侍臣上山去选兰花。正德皇帝慕名来到兰溪,心想选几株绝品,带回皇宫里去。于是众侍臣又离开兰荫寺,赶紧去追香寻花。但是,正德皇帝对于兰荫山上那口古井能喷溢异香,心中大为惊疑,便命内侍取来文房四宝,准备题写“兰荫深处有奇香”七字。这里兰荫寺的主持满笑容,念起了“阿弥陀佛”。他心中很着急。一气之下,将手中那支毛笔一甩,只写了半句就不再往下写了,草草落了款。只听井中“哗啦”一声,紧接着,一只缚在绳端的小香炉,被拽出井口,里面连泥巴也没有,似乎香气都是从小香炉发出来似的。正在这时,突然有一股浓郁的香味从山上飘进兰荫寺来。那时候,兰溪两岸的兰荫山上出产名贵兰花。众侍臣也一个个捧腹弯腰,叫苦不迭。他将那株梅兰从土中挖出,把它移栽在一只小香炉里,又用一条很长的绳子缚住那只小香炉,然后端到山上一口很深的古井旁,手提绳子,缓缓地将小香炉垂放到井底。那班侍臣便顺着这股异香,一个个伸颈吸鼻,如同猫儿寻腥一般,一齐走向古井。故而兰荫山石壁上刻有:“御题,兰荫深处,正德十四年五月十六日”。正德皇帝十分扫兴,闷闷不乐地带领众侍臣走了。正德皇帝把众侍臣选来的各种兰花一一过目,都觉不太中意。你道为何?原来刚才喝了井水,冷热相冲,感染风寒。皇上端起那只小香炉,翻过来,覆过去,细细地端详了一番,也没发现什么奇特之处。于是,他召集兰荫寺所有的大`小和尚,共同商议打捞梅兰之事。可是,事与愿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