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书画风格:
他的独特风格,表现在“元气磅礴”、用笔熟练、“纵横离奇,莫辨端倪”。王蒙创造的“水晕墨章”,丰富了民族绘画的表现技法。而恽南田更说他“远宗摩诘(王维)”。常用皴法,有解索皴和牛毛皴两种,其特征,一是好用蜷曲如蚯蚓的皴笔,以用笔揿变和“繁”著称;另一是用“淡墨钩石骨,纯以焦墨皴擦,使石中绝无余地,再加以破点,望之郁然深秀”。《画史绘要》中说:“王蒙山水师巨然,甚得用墨法”
明初王蒙出任泰安(今属山东)知州,因胡维庸案牵累,死于狱中。[艺术中国网 http://www.artcn.cn/]。元末官理问,弃官后隐居临平(今浙江余杭临平镇)黄鹤山,自号黄鹤山樵
也正是由于他不能忘情止俗,所以他对周围的环境更加关心,对山川自然的描写,比他们更为尽心尽力。因此,他的画气息不如黄公望、吴镇、倪瓒的作品那么平静超脱,甚至线条中往往透露出不安的情绪。而且他的技法多样,显得艺术上更为多能。王蒙一生画了许多隐居图,但内心对退隐和出仕始终十分矛盾
他的画以繁密见长,而且笔法变化多,功力深厚。点苔多用胡椒点和破笔点。在画中还喜欢点掇人物活动。王蒙的山水画,早年受外祖父赵孟顺的影响,后来又受到画家黄公望的指点, 因此他在继承董巨画法的基础上能自出新意。他擅长皴法主要是解索皱(弯弯曲曲的长线条,形同解索)和牛毛皴(细线密皴,宛如牛毛)。总之,他的艺术风格是沉郁深秀,浑厚华滋
元代山水画家王蒙(1308-1385),字叔明,号黄鹤山樵、香山居士,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外祖父赵孟頫、外祖母管道昇、舅父赵雍、表弟赵彦徵都是元代著名画家。元末,他做过“理问”、“长吏”一类的小官,后来因为“遇乱”(指爆发农民起义),弃官隐居黄鹤山多年。王蒙的山水画受到赵孟頫的直接影响,后来进而师法王维、董源、巨然等人,综合出新风格
王蒙简介:
王蒙能诗文,工书法。写景稠密,布局多重山复水,善用解索皴和渴墨苔点,表现林峦郁茂苍茫的气氛。尤擅画山水,得外祖赵孟頫法,以董源、巨然为宗而自成面目。山水之外,兼能人物。所作对明、清山水画影响甚大,仅次于黄公望,后人将其与黄公望、吴镇、倪瓒合称为“元四家”
与倪云林、黄公望、吴镇齐名并有交往,后人称“元四家”。倪云林曾在他的作品中题道:“叔明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常用皴法,有解索皴和牛毛皴两种,其特征,一是好用蜷曲如蚯蚓的皴笔,以用笔揿变和“繁”著称;另一是用“淡墨钩石骨,纯以焦墨皴擦,使石中绝无余地,再加以破点,望之郁然深秀”。而恽南田更说他“远宗摩诘(王维)”。他创造的“水晕墨章”,丰富了民族绘画的表现技法。其作品有:《林泉清集图》、《松山书屋》、《湘江风雨图》、《溪山逸趣图》以及《雪霁图》,信笔挥洒而天趣横溢、意致超绝。王蒙画山水,以董、巨为宗,而自成面目,亦兼画人物。《画史绘要》中说:“王蒙山水师巨然,甚得用墨法”。留传至今的还有:《青卞隐居图》、《谷口春耕图》、《花溪渔隐图》、《秋山草堂图》、《夏日山居图》等。他的独特风格,表现在“元气磅礴”、用笔熟练、“纵横离奇,莫辨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