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园林知识 / 杨家桥:园林式的天主堂

杨家桥:园林式的天主堂

上方辟五彩玻璃圆花窗,下方列拱门三座,一大二小。杨家桥天主堂的主体建筑礼拜堂呈十字架形平面,正门东向,整个门头完全是中国式的五山屏风式。中门额题“万有真源”,上有圆形花窗,中塑有神像,神像面目看不真切,看来“大兴”得很,左联“无始无终先作形声真主宰”,右联则是“宣仁宣义聿昭拯济大权衡”;北门题“尚德”,南门额“崇真”拱门与门额之间留足了高度,塑着天使

我也是从侧门进礼拜堂的,一块黑板上写着“上主是我的牧者,我实在是一无所缺。”估计是这天主祭讲习的主题。平时一般也不开正门,清晨做弥撒时人并不多,大家便从侧门出入。堂内列砖砌柱,尽端为圣坛,有供圣母的神龛。不过高耸的砖柱上挂满了黑底白字的祷文、经文对联,诸如“巍巍赫濯天主,开赦我等诸罪”,“主救亡者炼灵,于炼火之历烈”,“义撒厄尔天主,眷顾救赎厥民”等等,琳琅得很是晃眼。挂对联是中国庙堂的特色,即使是泊来的天主堂也免不了,而杨家桥更是到了极致,每根柱子上都满了。屋子横宽三间,纵深七间,第四间至第六间横宽为五间,于是这里便在左右开了侧门。本来应该有彩玻的,估计60年代时全给敲了,现在只是用彩色窗贴一糊了事。砖柱上部架木构人字梁,支承檩椽屋瓦。南北檐墙每间辟玻璃拱窗。里面也同绝大多数的天主堂一样,一排排暗红漆的长椅,估着坐个五六百人不成问题

人们弥撒结束没有锁上院门,我终于忍不住了,便与一个贼般蹇进了园子。在记忆中,天主堂不少,但园林式的天主堂在国内很是罕见。看了两天,一直有些眼热那份宁静,终于第三天的清晨,机会来了。中国对外来文化的同化能力极强,教堂建筑由着中国人依样画葫芦的性子,自然盖不出徐家汇天主堂那般双尖顶哥特式的建筑,苏州天主堂荒腔走板得离谱,时间久了,人们也看顺了眼,也嚷嚷着教育下一代,这是典型的中西文化合璧,呵呵,中西文化融合如果真这么简单也叫不动脑筋

这两天在苏州公干,住在三香路上,楼下是座天主堂的院子,问了问前台小姑娘,她们告诉我是杨家桥天主堂,从楼上看,院中完全是江南园林的布置,盖这所院子的人根本不是什么治院高手,这个园子布局很是糟糕,除了林子栽得葱茏、堆得些湖石之外,其他实在乏善可陈

于是苏州天主堂也开始造园了,七苦圣母背后有水有石有疏林,有环廊围拱,我对这个园子无甚至兴趣,只是喜欢这个天主堂将七苦中的圣母放在露天,垒在累累的湖石上,俯瞰这片苍翠,这样少了些哀怨多了些平和。如今传统延下,机关大院都喜欢盖个六角亭,挖个池子,即使触目触相,落满蓬尘,池底龟裂。苏州大户有着造园的嗜好,所以有的造园者也有着不少恶趣味

苏州的三香路是条车水马龙的主干道,而这座天主堂在几幢高楼的屏围下,霎时与喧闹隔了开来。所以在我的感觉里,偌大的十五亩多院子里总没见着人,天主堂院门是紧闭着的,养着的大黑狗白天锁在狗屋里,从五楼往下目测,狗很壮实,一有动静就狂吠起来。客来深巷中,犬吠寒林下。”背衬着如此宁静的一块风景,历来喜欢酒店奢靡风格的我,便窝在了这个小酒店里“安居乐贫”了几天。住在五楼,人的视线基本与院子里主建筑礼拜堂门头的顶脊齐平,这个院子看久了,便熟悉起来,与一个面目厌憎的人呆久了也能悟出一点可爱来一般,这个院子的安静让人很舒服、感觉很妥贴,因为有天夜晚我揭开窗帘,楼下百来米内居然黝黑得无任何灯火,这在一个喧闹的城市中很是少见,难怪神甫们要养着那么一条大黑狗看院子,这个在苏州的天主堂便很有王维句的意境:“闲门秋草色,终日无车马。我想有闲的时候,赶个天主堂做弥撒、做礼拜,看看热闹,但总是不是睡着,或是忙着,错过了弥撒、礼拜的节骨眼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2/10/264340.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