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张广文曾经做客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进行题为《明清玉器的鉴赏》的讲座,他结合大量古图片向听众详细介绍了明清玉器的特点
张广文表示,玉是中华民族一个特有的传统文化,至今已有八千年以上的历史,渊源不断,而且在不断地发扬。大致上在第四阶段里面又可以分成唐宋元与明清两个阶段,明清玉器明显地在制作工艺上比以前精细,留存于今的数量也是非常的多,在玉材选择上比较严格,最多的是翡翠,非常普遍的还有和田玉。他告诉大家,古玉有四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新石器时期,第二个阶段是商周时期,第三阶段是从春秋战国开始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第四个阶段则从唐代以后开始一直到清代。玉有五种颜色,即玉的本色、风化色、沁色、盘色和染色。张广文主要研究古代玉器,著有《玉器史话》、《古玉器鉴识》、《中国玉器真伪辨识》等书,主编了《故宫藏器》、《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集——玉器》
更多玉石鉴定知识请登录 中国
张广文还为大家介绍了历代玉器图案的一些变化,其中特别谈到明朝的龙雕饰和清朝的龙雕饰之间的差别。他表示,明朝尤其到嘉靖以后,龙纹的鼻子好像猪鼻子似的,前面是平的,有时候鼻孔翻过来,正面两个龙眼,龙的眼睛又是小的环状,像戴眼镜似的,两个眼睛的排列有上下排列,有横着排列,有斜着排列的。龙的头部毛发往前冲,龙头和龙身相接的地方,龙身比较细,明显比龙头细一块。而清代的龙,从头形上来说,下巴比较宽,比较长,额头上往往有一些鼓起来的小的泡状的鼓包,龙的身子比较粗,龙的尾巴后面有一些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