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木雕行情 / 碑帖:昔日”雅藏” 今朝遇冷

碑帖:昔日”雅藏” 今朝遇冷

收藏大家也被“黑老虎”咬了一口

“碑”原意是古人测量时间的日晷和系牲畜、引棺材的用具。而现代意义上的碑帖,则主要是指供人临摹学习的书法及金石拓本。大约在五代时,把一些名家墨迹刻在石上、木板上再拓下来装裱成册,成为法帖。“帖”原是文书卷轴上的签条。现在举凡在石上刻字皆曰碑,包括碣、摩崖、造像、墓志、石经、石幢、石阙等

而现在翻开各大拍卖公司的图录,碑帖的估价根本无法与字画争短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碑帖在当今遇冷主要也是由于竞拍者的经济实力、文化修养以及追求快速回报的投机心理颠覆了传统的收藏次序。碑帖鉴赏大家秦公在《秦说碑帖》中指出,从宋朝开始的碑学和帖学风靡了近千年,文人若不明碑帖,如同农夫不辨菽粟,木匠不辨绳墨。1931年,罗振玉将所藏金石书画珍品出卖,其中明拓《乙瑛碑》、《礼器碑》分别标价200元、250元,而赵之谦、黄小松的篆书、隶书的对联才30元、50元。所以,在中国传统收藏家心目中,善本碑帖是首选藏品,之后是宋版古籍,再次才是字画

他一开始还挺高兴,与友人共赏,后自己勘破为赝品,拿到庆云堂寄售,直到解放后才被北京图书馆作为参考品廉价收购。琉璃厂一古董商涂抹伪造了“盖”“魏”两字未连的魏《张猛龙碑》,装裱极精,伪装成明拓本。比如,碑帖收藏在清末再掀热潮,哄抬的价格刺激了造假。清末著名书法家、收藏大家张伯英花三五百大洋购进。连收藏大家也被“黑老虎”咬了一口,可见碑帖收藏的难度之大

碑帖在古代曾是首选藏品

在北宋、清康乾、晚清至民国初的三次全国性收藏热潮中,碑帖也都是文人雅士争相追捧的热门藏品。作为有着上千年收藏传统的古籍门类,碑帖因其所承载的史料、艺术和文化价值,过去一直被看作是最能体现收藏者品位的“雅藏”。然而近几年碑帖的市场行情却一直遭到冷落,远不如书画、瓷器那样受人关注

到了清康乾时期,金石学盛兴。一经金农、黄小松、毕沅、阮元、桂馥等题跋,碑帖立即身价百倍,但流传至今的也非常少;晚清至民国初,琉璃厂成为文物集散地,它是碑帖收藏的又一个复兴期。在我国,收藏碑帖历史悠久。传承至今的宋拓本是凤毛麟角,难得一见。北宋时期大兴收藏之风,有名的《淳化阁帖》就是这个时期刻就的。现在拍卖会上所能见到的碑帖则以明清拓本居多。现存最早的碑帖是唐太宗《温泉铭》、唐《神策军碑》的唐拓本

但更多是指辨别真伪难,制假手法多,防不胜防,稍一疏忽,就会上当,似被老虎咬了一口。在收藏界,碑帖又被称之为“黑老虎”,一是指其颜色多为黑色,价值高,分量重如老虎

《淳化阁帖》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2/10/272111.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