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细观此碗的造型、纹饰和施釉,结合过去欣赏过的林林总总的南宋青白釉同类瓷器,感到此碗在工艺上确有独特性,在审美上也和一般的制品有较大差异。首先,斜折的口沿在当时同类器物中并不多见,我们从传世品和地下出土的瓷片中可以看到大量直口、斜壁口沿和各种唇口造型的南宋至元初的瓷碗,但如此碗口沿斜折的却很少遇见。需要指出的是,此碗内底之鸳鸯戏水图多见于南宋及元代瓷器装饰纹样,就青白瓷这一品种来说,此类纹样在北宋的同类产品中是很罕见的。石隐。其次,此碗的外壁装饰双层莲瓣纹,但仔细观察这些剔刻的纹饰却并不严谨,刀法有点率意,这与此碗造型的规整和施釉的讲究似乎并不协调,但正是刀法的“散逸”与纹饰布列的“整齐”这一装饰特点给欣赏者以清新自然的美感和灵动的体验。因此结合纹饰和造型、胎骨、釉层进行综合判断,把这件青白瓷碗的烧制年代定于南宋无疑是比较妥当的。最后,从釉层较厚的特点来分析,此碗在施釉时可能采用了多层施釉的技法,而这正是当时南宋官窑瓷器的铁证。因而导致在烧制过程中易形成大量细微气泡,这使我们上手欣赏时既能感受到它的厚重和丰富的层次,又增大了我们审美的空间想象力
口沿斜折,使造型变化富韵味。胎白坚致,扣之声音清越。因为南宋景德镇窑的突出成就就是熟练掌握了强还原焰技术,这也是烧制出典型青白釉瓷器的关键条件。据了解,此碗业经国内著名文物鉴赏家李知宴、维莲和唐恺上手鉴定,他们也确认为是南宋至元初的景德镇产品,并依据此碗的工艺水平认为它是并不多见的典型的青白釉瓷器。整器高8厘米,口径7.3厘米,足径5厘米。内底简笔刻划两水禽,类鸳鸯,作悠闲戏水状。这件南宋影青莲瓣纹折沿碗是沪上著名收藏家胡平先生的藏品。器表有莲瓣刻花装饰,刀法自然灵动,质朴大气。器表施青白釉,釉层较厚,釉层间气泡较多。值得一提的是这件碗的釉色是真正典型的青白色(也称影青),而且器表施釉均匀,青白釉呈色稳定,具有温润如玉的艺术效果,而这正是确定它制造年代的重要依据之一
南宋影青莲瓣纹折沿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