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应用栽培措施减轻高温危害,在高温时段稻田灌深水,日灌夜排。泥烂和水稻长势好的田,可于上午11时前灌水,到下午2~3时排水,调节中午前后高温时段的温湿度。防御高温危害,一是选育耐高温品种和选用上午早开花的品种,避过盛花时的高温危害。水稻通常在上午10~12时盛花,在夏季高温日,上午11~12时气温就可能升达35℃以上,盛花时间早的,受高温危害较轻。二是根据品种特点,选择适宜的播栽期,调节开花期,避开高温。必要时在中午前后水稻闭颖后,每亩用清水200~250公斤喷洒,一般可使温度降低1~2℃,湿度增加10%~15%,并能维持1~2小时。据测定,灌水稻田穗部温度低1.5℃,相对湿度高12%
以日最高气温连续2天以上不低于35℃作为高温指标分析,我省各地可能发生水稻高温危害的几率,沿海地区10年1~2遇;徐淮地区10年2~3遇;江淮西部丘陵地区10年3~4遇;里下河地区10年3遇。这段时间水稻陆续进入拔节期、穗分化期、孕穗期以及抽穗扬花期。高温对水稻造成危害主要发生在7~8月。其中,苏南西北部丘陵地区为水稻高温危害多发区,7月下旬至8月上旬出现的几率为10年6~7遇,不少年份高温可持续7天以上;7月上中旬和8月中旬也有高温,平均10年3~4遇
通常,籼稻耐高温性好于粳稻;在高于35℃的情况下,温度愈高或延续时间愈长,则对结实率与千粒重影响愈大。高温危害多发生在水稻开花灌浆期。在开花期,35℃以上持续1小时,就会引起颖花高度不育,其中正在开药的花受害最大。据试验,水稻灌浆初期在35℃气温条件下处理5天,则结实率降低10~15个百分点,千粒重降低0.42~1.85克。高温对开花的影响在开花前1~2天,特别是盛花前一天影响最大。危害主要发生在白天高温下,夜间高于33℃也会引起育性降低。高温还会降低植株光合作用能力,抑制有机物质运转,增加同化物消耗,加速细胞组织老化,使子粒的养分积累能力提早消失。灌浆期遇35℃以上高温,常出现高温逼熟,水稻根系早衰,吸收养分的能力减弱,叶片功能下降,半实粒和秕粒增加,千粒重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