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木雕行情 / 沉浸浓郁,含英咀华——傅抱石

沉浸浓郁,含英咀华——傅抱石

作者 王聪

作画时,当焦墨、浓墨用过后,还要用淡墨轻染,最后才用一点颜色勾填,但十分讲究用对比色,如红绿相配等,从而使画面明快、醒目,形成鲜明的个人风格。作者:王聪。他打破门户之见,构图形式灵活多样,全景式、分段式、边角式以及一水两山式的自然分疆法都采用,不拘一格。在墨色的运用上,喜欢用泼墨和重墨,颜色用得较少。傅抱石的山水画构图也与传统山水画不同,比较强调气势、连贯、虚实、动静结合,故山水画多正面主峰,变幻莫测,整体的美感强烈

其仕女画,还借唐代仕女画体态丰腴、雍容华贵的形象来塑造传统女性温情典雅、仪闲态静的气质。此外,唐阎立本《历代帝王图》和《步辇图》,也是他人物画学习的基础。傅抱石的人物画主要师法顾恺之,人物画造型从顾恺之《洛神赋图》、《女史箴图》中都能找到痕迹。在此基础上,他又汲取明末陈洪绶的造型、石涛的意态等优点,形成自己高古典雅、生动感人的艺术风格

此外,他还从王蒙的披麻皴、解索皴和梅清的缥缈法、龚贤的积墨法、米友仁父子的水墨云山汲取长处,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一般来说,他画山水的前景,偏重于“乱柴”和“拖泥带水皴”;中景以后,其皴法大多类似“乱麻”、“卷云”、“荷叶皴”的结合体。探其渊源,“乱柴”一路,取法南宋僧人画家莹玉涧和法常(牧溪)。其山水画皴法(抱石皴)脱胎于传统技法中的“乱柴”、“乱麻”、“荷叶”、“卷云”和“拖泥带水”等多种皴法,是综合各家之长的提高“结合体”,且因描绘物象的不同而自由运用

但此时于花鸟画则不太涉笔。如《大涤草堂图》、《石涛诗意图》、《松亭观瀑图》、《丽人行图》、《巴山夜雨图》、《九张机图》等。大约从1944年开始,他开始以散锋笔法作画,但处于探索阶段。中期,为入蜀之后,约从36至47岁,即1939—1950年,是傅抱石融古、创新时期。此时作的画,笔墨淋漓酣畅,构图大气磅礴,意境荒疏,形成一种苍茫、荒率、灰暗、阴霾的基调。此时他寓居重庆的金刚坡下,受到锦绣的巴山蜀水的滋养和启示,绘画刁”隋如山呼海啸一样喷发出来,创作了大量令人难忘的得意之作

这种散锋笔法,不同于传统的中锋、侧锋,而是以散开的数簇笔,实际等于数支极小的中侧锋同时作画。这种散锋笔法,是以较粗犷奔放的线条和浓淡的墨块,构成奇谲多姿的山川形象,创造出一种既雄健飘逸又深莽妩媚,既深邃缜密又空阔疏朗的艺术氛围。画出的线条,既有中锋的圆劲、挺秀,又比中锋灵活多变、恣纵洒脱;既有侧锋的苍茫、险峭、枯涩,又比侧锋更含蓄蕴藉、邃密丰润。这种氛围虽与作品的主题、意境、构图有关,但独特的散锋笔法却是主要因素

总之,这种散锋笔法的最大优点,就是灵动活泼,自然奔放,淋漓痛快,能化去斧斫之痕而独领风骚。这种无古无今的笔法,伪手要摹仿得很像是不可能的。即使摹得像,也只有表面的形似,总有破绽可寻

他从20世纪20年代起,前后花了十三年时间研究石涛,并从临摹石涛作品中获得灵感。其山水画风格主要学石涛。其一,师法传统。此外,还兼学了王蒙、倪瓒、梅清、程邃、龚贤,以至近现代的吴昌硕、徐悲鸿等,从中吸取营养

在这一阶段,他几乎全部用散锋笔法作画。晚期,约从48至62岁,即1951—1965年,是傅抱石绘画艺术的鼎盛、辉煌时期。代表作品有《枣园春色》、《红岩村》、《待细把江山图画》、《龙盘虎踞今胜昔》、《芙蓉国里尽朝晖》、《江山如此多娇》等。绘画的题材内容、面貌变得更加老辣明快,形成了热烈、明快、绚烂、富丽独特的艺术风格。不仅完善了金刚坡时期的艺术风格,而且有新的发展和突破

傅抱石的山水、人物画,从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汲取营养。其二,师法自然和创新。变幻莫测的巴山蜀水、各地名山胜景以及火热的社会生活,都为其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食粮。如《陕北风光》、《西陵峡》、《烟雨嘉陵江》、《井冈山》等佳作,都是从参观实景中获得灵感而构思创作的

他还善于用散锋笔法画微雨、暴雨和柔风细雨的不同形态。如画树是以散锋干皴点叶,画水是以散锋勾皴波,画泉瀑是以散锋皴造型,画雨是以散锋大笔斜下扫出雨丝和气势,苍苍茫茫,飘洒逸宕。总之,傅抱石山水画的一切形象,都用散锋皴法、点法去塑造完成。这种皴法,不光指以散锋皴法塑造山石峰峦的肌里结构,而且包含了以散锋笔法完成的其他形象

这种散锋皴法,是山水画一切皴法的综合,熔各名家皴法于一炉。傅抱石善于用墨,特别是泼墨大写意,他从实践和传统中吸取营养,创立一种新的皴法,人们称为“抱石皴”。它源于传统,而又大大别于传统,初看非古非今,细看古皴皆备,故无以名之

图中每个美人的眼睛画法,没有如传统画法那样精勾细染眼珠,而是用小笔散锋,先以淡墨干笔点擦出眼珠的位置的面积,然后再以浓墨散锋点瞳孔、睫毛,加重上眼睑。论其笔法,其人物线描虽从顾恺之和陈洪绶而来,以近于游丝、铁线描为主,但一些好的作品,却是在此基础上,运用飞动的散锋笔法,只勾取其动势,而不拘泥于形似的精确,把主要精力集中于人物面部精神的刻画上。由于眼珠轮廓不清晰,黑白眼珠对比不鲜明,不仅有含蓄深邃之内美,而且能将目光射出去,光彩照人,把人物内心情感传达给观众。这种画法看似荒率含混,实际却反衬了面部的精神,焕发了人的风采。代表作有《九张机图册》等。傅抱石的人物画在中国画坛上也是独树一帜的,数量虽不及山水画多,但成就并不比山水画逊色

傅抱石显然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创新最为杰出的代表之一,他的绘画思想观念和绘画风格在二十世纪都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据世界华人书画家协会 二十世纪是中国历史上变化最为剧烈的历史时期,不仅体现在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上,在文化领域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巨变,风起云涌,诞生了一大批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化宗匠。傅抱石画的笔法、渊源、构图和墨色。其中在绘画领域,尤其是中国画领域,更是异彩纷呈,名家辈出

接着时而以散锋逆笔迅速勾斫长线短线,左右斜劈而下,凌厉爽劲,老辣纵放,写出山势的峻险嵯峨;时而将笔锋横向勒出,力送数笔,刻画山岩的错落嶙峋;时而捻动笔杆,使数簇笔锋在纸上蜿蜒逶迤,描绘群峰的奇诡耸峙。其步骤是先“铺”出全画的整体气势,使前后远近的山峰机势贯穿一气。这种笔法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又轻提笔锋,用圆转缠绕,用近似画圈圈的行笔,表现山峦的回环之势。既不是中锋,也不是偏锋,而是用数簇散开的笔毫,揿倒后以笔根触纸,随时重按疾擦,因势铺衍而成。傅抱石的山水画与传统山水画相比有很大不同,主要用破笔散锋笔法作画

早期,人蜀之前,约从17至35岁,是傅抱石研究、识古、摹古阶段。在这一时期内,其主要精力是学习篆刻、研究画史,画画只占次要地位。此时他花鸟、山水、人物都画,但不成熟,画风工细稚嫩,有临仿痕迹。代表作品有《秋林水阁图》、《策杖携琴图》等

因为一个书画家在几十年中形成的笔法特点、习惯。笔法、渊源、构图和墨色,是构成个人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笔法,是书画鉴定中的核心。一个假手在短时间内要全部掌握是不可能的,即使临摹比较工细严谨的工笔画,虽摹得很形似,也会出现呆板、无神等弊端,至于那些水墨淋漓的写意画和草书,则是无法临摹的。傅抱石的画也是如此

傅抱石的山水、人物画,按时代分早、中、晚的变化

傅抱石的山水、人物画渊源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2/10/275450.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