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在《九歌》中写道“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桴兮击鸣鼓”,其中“玉桴”指的是玉头的鼓槌;《离骚》中“折琼枝以为羞兮,精琼靡以为米长;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这里的“琼枝”指美丽的玉,“琼靡”指玉的碎屑,“瑶象”指的是美玉的象牙,借宝玉石之美描写宏大万千的气势,抒发了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先秦文学中,许多绚丽多姿的诗篇又给宝玉石文化增添了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诗人咏玉以自喻,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它们共同演绎了瑰丽多彩的篇章.。诗歌和玉石,自古就有着密切的联系,相辅相成、相映生辉
唐宋明清时期,我国的宝玉石文化发展到高峰,诗歌中亦出现了大量有关宝玉石的词句。李白以“明月珠”比喻贤能,辛弃疾以“玉漏迢迢”比喻时间漫长。例如,王之涣著名的《凉州词》里“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翰的《凉州词》里也有“葡萄美酒夜光杯”的句子,李商隐《锦瑟》里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红楼梦》里的一块神奇的“通灵宝玉”,更是蕴涵了无尽的诗情画意
到了秦汉、魏晋南北朝,出现了更多有关宝玉石文化的诗歌。乐府《战南城》中“双珠玳瑁簪”,《古诗为焦促卿妻作并序》中“耳着明月珠,”“口如含朱丹”这里的“珠”、“丹”都是指珠宝首饰,“朱丹”指红宝石;曹植《美女篇》中“玉帛不时安”,“玉”与“帛”皆为古代行聘之礼;《西洲曲》中“垂手明如玉”,以玉形容手之白……这些诗歌都表明,当时的宝玉石已经在民间较为广泛的流传,珠宝首饰的种类与款式也更为多样,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琼瑶”、“琼琚”指的是珍贵的玉器,象征淳朴的美好愿望,表达了我国古人人民朴素善良的内心世界。在早期的《诗经》中,就有不少有关宝玉石文化的名子,例如“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投我以桃李,报之以琼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