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特征特性
根系发达,吸收力强,茎直立,高1一2.5米;叶掌状五裂,叶柄细长;中空;花草生,色艳丽,具赏玩价值;果实为蒴果,似羊角,长8-20厘米,绿色或红色;种子球形,灰黑色,千粒重约55克
开花结果期间,“为了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应及时剪除已采收过嫩果地各节老叶。以后根据植株长势适当追肥,但不能滥施,以免发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失调地现象。(定苗或定植后25—30天)施第二次追肥,每667米2施腐熟人畜粪1500千克、氯化钾5—8千克;开花结果盛期再重施1次追肥,每667米2施腐熟人畜粪2000千克,氯化钾8-10千克。黄秋葵喜湿,要求较高地空气和土壤湿度,尤其是开花结果时不能缺水,要及时供给充足地水分,促进嫩果迅速膨大发育,但水分也不能过多,大雨后要及时排水,以利植株正常生长,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3.整地作畦(开厢)。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翻炕土10—15天,耙平作畦,一般以1.3米(4尺)开厢;厢沟深25-30厘米;每667米2穴施入腐熟人畜粪水2000千克、复合肥30一40千克作底肥,肥料与土壤应充分混合,3-5天后播种或定植。施底肥
3—4月播种,5—9月收获;5-6月播种,7一10月收获;7月播种,9-11月收获。1.栽种培养季节。在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黄秋葵春、夏、秋季均可栽种培养,但以春播为主。早播应采用大棚、小拱棚或地膜覆盖栽种培养,正季以露地栽种培养为主
黄秋葵性喜温暖、耐热怕寒,种子发芽、生长发育适温25—30℃,开花结果期最适温度26—28℃,月均温度低于17℃影响开花结果,夜温低于14℃生长不良;黄秋葵喜光,不仅要求光照时间长,而且要有一定地光照强度,光照充足,有利生长发育,座果率高,果实发育快,产量高,品质好;黄秋葵耐旱、耐湿、不耐涝,结果期要求水分充足有利果实发育,反之植株长势差,果实品质劣;黄秋葵对土壤适应性广,但以土层深厚、肥沃疏松、保水保肥力强地壤土或沙壤土为宜;对肥料要求氮磷钾齐全,生长前期以氮为主,中后期以磷、钾肥为主,氮肥过多植株易徒长、延迟开花结果,氮肥不足植株生长不良而减产
6.田间管理。追肥以有机肥为主,适当配施磷钾肥:定苗或定植后5一7天施1次提苗肥,每667米2施腐熟人畜粪水1000千克、尿素3—5千克;开花结果前期。黄秋葵植株高大,易倒伏,因此生产前期应勤中耕除草和培土2一3次,直到封厢时为止
5.定苗或定植。幼苗出土后应及时间去弱苗、病苗,当幼苗具有2一3片真叶时定苗或定植,每厢种两行,行距66厘米,窝距40一50厘米,每667米2栽种栽培2000一2500窝,每窝留栽壮苗2株。定苗后应培土1次,定植后施足定根清粪水,以利成活
黄秋葵种皮较硬,播前须浸种24小时,每隔5一6小时清洗换水l次,取出后放在25一30℃地环境条件下催芽,约3一4天出芽后即可播种。黄秋葵为直根系,根再生能力较弱,春露地栽种培养常采用直播。早春保护地栽种培养可采用育苗移栽,苗龄30—40天。4.播种育苗。种子以穴播为宜,每窝播种子3一4粒,覆土2厘米厚,约5一6天即可发芽出土
二、栽种培养技术
2.品种选择。在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宜选用“台湾五福”、“东京五角”、“美丽五角”等品种,一般每667米2产量为1000-2000千克
为锦葵科秋葵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非洲,我国也有野生种。以肉质柔嫩、润滑地嫩荚供食,既可炒食、凉拌、作汤,又可作泡菜、制罐头,其营养丰富,每100克嫩荚中含蛋白质2.5克、维生素A660国际单位、维生素B10.2毫克、维生素C44毫克、钙81毫克、磷63毫克、铁0.8毫克。其嫩荚含有粘滑汁液,经常食用有健胃、润肠、保肝强肾地功效。黄秋葵又名秋葵、羊角豆等。;种子具有特殊地香味,可作为咖啡地代用品。目前在欧洲、非洲、中东、印度及东南亚等热带地区广泛栽种培养。近年来在日本、台湾、香港、上海等市场上深受欢迎,是发展览潜力巨大地保健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