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市场常有人说“古玉卖不过新玉,新玉卖不过仿玉”,还有观点认为玉器收藏,年代是一个并不重要的问题,应该把目光放在玉器本身的材质等特点上……不管怎么说,古玉的收藏价值被有意无意地贬低了,那么如何认识古玉的收藏价值呢?
古玉收藏总的来说比较混乱,一方面真假难辨,另一方面玉器鉴定群龙无首,没有一个人能说了算,而对于一件高古玉,要么就是否认,要么就是不敢认,问题一大堆。同时,由于高古玉不能上拍卖会,市场被禁锢,因此高古玉在市场上的地位甚至不如料器,这很不正常
玉器材质的特殊,不损坏,不怕水,不拍摔,就是坏了,大件也可以改小件,在历史上其他各种材质都不能够留存下来的时候,往往只有玉器才能够把历史搞清楚,比如说龙的产生,比如说古代人的头饰、衣服、宗教信仰等,在玉器上都有反映。很多人只注意高古玉的材质与珍稀性,忽视了高古玉的历史价值,因此对于高古玉的价值认知也就出现了偏差
第三,古玉收藏正在把收藏、研究、展示融为一体,扩大社会影响。由于个体收藏向群体化发展,过去是收藏的做收藏,研究的搞研究,展示的做展示,现在演变为各种力量融为一体,一个人在组织中不用分担更多,也就有可能在研究上更下功夫,其余的事情交给组织中更擅长的人去负责,这对于民间收藏的发展是有利的
现在回头再看,市场化以后,民间收藏发展的形势是好的,而且,以前旧有的古玉收藏就是玩儿古董,都是自己玩,不展览,不流通,不卖,历朝历代如此,但现在市场化之后,古玉要通过各种形式推向社会,推向市场,这是时代赋予的特征。在当初修订《文物保护法》时,对这个收藏市场化的问题争议很大。但是,在新的形势之下也遇到一些问题,其中最大的是真假问题。民间收藏古已有之,是古老的事物,但在当代改革开放后又成了新的事物,而且是面对商业化社会。不过收藏市场不怕假货,收藏者要从不断提高自我水平来考虑问题。民间收藏必须投入市场,这是我当初的观点。第一,当前古玉收藏一个显著的趋势就是更为积极地投入市场,进入流通领域,增加商业含量
宋代以后,民间也可制作收藏玉器,但也主要还是用于宫廷。古代玉器为什么那么漂亮?就是因为不惜工本来做。唐代以前的玉器如果套用瓷器的说法,都是“官窑”。玉器从原始社会就为部落首领所使用,直至唐代以前,都是帝王才能使用,没有民间的东西
当前民间古玉收藏趋势的标志性特征有三点
吕济民:民间古玉收藏三大趋势
面对我国数量巨大的文物遗存,吕济民一直主张国藏与民藏并举,同时引入市场化机制,通过激活收藏市场来鼓励民间力量完成文物与文化的传承,当收藏市场发展到今天,这位当初力主修订《文物保护法》的权威人士又怎么看民间收藏的发展呢?
如果说,古玉收藏的组织化是古玉收藏经历了长期的积累才出现的,是收藏市场进步的表现,那么民间古玉收藏组织也面临良性发展与如何作用于市场的课题。小编观点:市场化对于收藏与文化传承的积极作用勿庸置疑,但是市场化这把双刃剑的另一面也始终保持着锋利,收藏者要在喜悦中保持清醒
在文化上,古人会把最好的东西献给神、祭祀天地,也会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子孙,现在我们也用玉来雕观音等用来佩戴。如今,玉器又具备了经济属性。“黄金(222.56,1.88,0.85%,吧)有价玉无价”,因为在古代,玉器曾经是被古代政治、帝王放在第一位,老百姓根本不能用,价值无法估量。所以,玉器是一种很特殊的艺术品,它的很多方面值得收藏者再深入探讨。在道德上,玉器所代表的文化同样深厚
我想,当时大型的活动与重要人物都要使用玉器,1000年时间能做多少这样的玉器呢?一年做1件就是1000件。现在是古玉收藏最低潮的时候,古玉不会是现在这个价格,最终国内古玉市场应该是世界上价格最贵的地方。有人认为,红山文化玉器有300件。古玉不像金属会被改铸,古代人对古玉还要加以保护,因此历史上大部分的古玉都会留存下来,数量肯定会很多
齐家文化是古玉收藏一
民间玉器收藏发生变化了吗?古玉收藏者与古玉专家正在思考怎样的问题?在刚刚结束的全国工商联古玩业商会中国古玉器研究会主办的“首届民间古玉展”上,民间古玉收藏圈内一些专家们根据自己不同的背景、经验就不同方面提出了他们各自的看法
周南泉:古玉收藏价值何在
收藏个体向群体化转化,并形成层次,这是一个方向。自古以来,收藏都是个体行为,一家一人收藏,但是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下,一个人很容易吃亏。第二,古玉收藏正由分散的个体转向群体
小编观点:周南泉先生始终认为,只要有眼力,在如今的收藏市场上,少则百元,多则千元就能买到像样的古玉,你说古玉数量有多少?但这一点的确和很多藏家的认识并不一致。有藏家指出,古玉收藏市场对于一般收藏者来说险象环生,而不识玉是影响古玉价值评估的根本所在。理解先人,理解古玉可能是古玉上路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