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瓷器修胎规整,瓶、罐、壶等立器接口痕迹不明显,盘子多有塌底现象,碗、盘类等足较直而且较高。俗称“米糊底”,上手摸之,温润细滑,无粗糙感,为成化官窑器所特有风格。官窑青花瓷器分底施釉和砂底两种。以带釉居多。砂底有些呈褐黄色
【成化青花瓷的胎釉】
成化民窑器虽比不上同时期的官窑瓷精细规矩,但在明代各朝中都是最突出的。釉面光润肥厚。民窑瓷胎体单薄,质地洁白细腻,瓷化程度好,胎体较明初民窑明显减薄。碗的足跟细圆,足径变小,足跟有一圈淡淡的枇杷黄窑红,多釉底。罐等琢器讲究修胎,接口不明显,多砂底,釉底较少
其器突出特点是玲珑秀奇、端巧工细,后人对其评价颇高。成化青花可分为两类:一类为成化初年所制,各方面都与宣德青花相似,尤其是采用进口苏麻离青,更难与宣德青花区分;另一类以胎薄、釉白、青色淡雅为主要特征,是成化青花的代表,与后来弘治青花相类似,故有“成弘不分”的说法。明成化朝(公元1465—1487年,明宪宗朱见深年号)历时23年,景德镇御窑厂生产全面恢复正常,是我国陶瓷烧造史上重要的历史时期,成化青花瓷可谓明代中期青花瓷艺术的代表
施釉洁白肥腴,釉质独特,润如凝脂,呈半透明状,若迎光透视,隐约可见胎体泛出淡淡的肉红色,这种釉色是成化青花瓷器的一个重要特征。成化青花瓷器胎质洁白、细密、胎体秀美而轻薄,有的近似于脱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