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苯咪唑的中毒,在近二年的鳗鲡养殖中已屡见不鲜,这主要是由于养殖者盲目加大用量未考虑水温、水质等因素引起。单殖吸虫于鳗鲡寄生主要种类有:拟指环虫、指环虫、三代虫。由于中毒现象的发生,如果未针对性进行妥善的解毒处理,使环境剧变或其他药品对鳗鲡进一步刺激,极易导致狂游性死亡症的发生。由于其对鳃组织的机械损伤及刺激,导致鳃粘液增生,呼吸下降,从而影响其摄食,严重时甚至绝食,创伤组织易受其他病原感染,如细菌,真菌,从而引起烂鳃病的暴发,尤其在高温季节,单殖吸虫病常与脱粘病、败血症合并发生,因而给疾病的治疗带来障碍。日本鳗鲡养殖中常使用的敌百虫、马速展、高锰酸钾等,欧洲鳗鲡、美洲鳗鲡养殖中使用的甲苯咪唑、阿苯哒唑等,均难以处理这些病原体,即使剂量提高到鳗鲡安全浓度以上亦难以驱逐这些单殖吸虫,而剂量的提高,势必导致鱼体产生应激反应,严重者导致鳗鲡中毒现象的发生,尤其是甲苯咪唑其作用原理为阻止糖转化为ATP从而阻断生物体能量供给,因而鱼体对其反应,往往要36小时以上才显示中毒症状,另外甲苯咪唑对鱼体的毒性随水温高而加强,因而在使用时如果未考虑鱼体规格、水温等,易导致鳗鲡中毒现象的发生。单殖吸虫病是鳗鲡养殖中广泛流行的疫病,一般春末夏初、秋末流行广泛,尤其在雨季容易发生。同样原因有机磷中毒现象亦常发生。由于养殖鳗鲡单殖吸虫病普遍流行,而养殖中常用处理药品为化学制品,如有机磷、菊酯类、咪唑类,这些药品的长期频繁使用,使病原产生了耐药性,同样环境中的浮游动物对这些药品的耐受能力亦在不断提高
鳗鲡病害及处理:单殖吸虫病的发生与治疗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2/11/296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