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桃花在诗中的意象
2.1作为春天的意象
2.2作为美人的意象
即使是同一作家,由于写作环境、心情等的不同,其作品也各不相同。坐久好风休掩袂,夜来微雨已沾巾。不同的作家,由于时代背景、个人修养和艺术手法等的不同,其作品也各有千秋,异彩纷呈。春深欲落谁怜惜,白侍郎来折一枝。”(《晚桃花》),虽都是写晚开的桃花,而前者重在表现作者的恋春、惜春之情,后者则借晚开的一树红桃抒发诗人的议论和感慨,用贫家女儿迟嫁这一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说明“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道理,曲折表现其怀才不遇的感慨。群芳落尽始烂漫,荣枯不与众艳随。何事梨花空似雪,也称春色是悠悠。”(《绯桃花》)则通过抓住绯桃花艳丽火红的特点,重在表现其执着的爱花惜花之情,而宋代欧阳修的“经年种花满幽谷,花开不暇把一卮。深红浅紫看虽好,颜色不耐东风吹。例如:同是写绯桃花,唐代唐彦谦的“短墙荒圃四无邻,烈火绯桃照地春。盛开比落犹数日,清樽沿可三四携。”(《四月九日幽谷见绯桃盛开》)则重在表现其对绯桃花依恋的深情,且细腻生动,十分感人。敢同俗态期青眼,似有微词动绛唇。无情草木不解语,向我有意偏依依。未醉已知醒后忆,欲开先为落时愁。清香嫩蕊含不吐,日日怪我来何迟。绯桃一树独后发,意若待我留芳菲。尽日更无乡井念,此时何必见秦人。”(《绯桃》)重在寄寓自己因怀才不遇而产生的落寞情怀,晚唐李咸用的“茫茫天意为谁留,深染夭桃备胜游。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大林寺桃花》)和“一树红桃桠拂池,竹遮松荫晚开时,非因斜日无由见,不是闲人岂得知?寒地生材遗较易,贫家养女嫁常迟。例如:白居易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痴蛾乱扑灯难灭,跃鲤傍惊电不收。念花意厚何以报,唯有醉倒花东西。人生此事尚难必,况欲功名书鼎彝
关键词:桃花诗;桃花的意象;桃花文化
2.3作为桃源的意象
3.1以形写神,形神兼备
桃红柳绿,一直是明媚春光的典型写照,而春水也常常被形象地称为桃花水、桃花汛、桃花浪。与此同时,桃花的凋零也往往和春天的逝去联系在一起。因此,怜花惜春也是古代桃花诗的一个重要内容。因为桃花在早春开放,芳华鲜美,往往成为春天来到的象征。清代袁枚的“二月春归风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可是人们一提到春天,就会想起浓艳的桃花。如南朝沈约的“风来吹叶动,风动畏花伤。残红尚有三千树,不及初开一朵鲜。”(《题桃树》)将桃花凋零后满目的狼藉景象与初放第一朵时的鲜艳明丽作对比,表达出他怜花惜春的思想感情。讵诚当春泪,能断思人肠。”(《咏桃诗》)抒发了诗人因伤春而断肠的思绪。比如唐代周朴的“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桃花》);唐代吴融的“满树如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桃花》);宋代白敏中的“千朵浓芳绮树斜,一枝枝缀乱云霞。春天是花的季节,花的世界。红英已照灼,况复含日光,歌童暗理曲,游女夜缝裳。凭君莫厌临风看,占断春光是此花。”(《桃花》)都生动形象地写出桃花在万紫千红的春天所占的特殊地位
而桃花与我国人民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是历代咏花诗的重要题材。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大量咏桃花的佳作,而桃花在诗歌中的意象极为丰富,本文对历代诗词中的桃花文化进行了浅析。摘要:桃是我国史前最重要的特产,很早就成为先民心目中神圣的吉祥物
3.3个性鲜明,风格多样
南朝徐悱的“方鲜类红粉,比素若铅华”(《对房前桃树咏佳期赠内》),由眼前鲜艳的红白花瓣的桃花,联想到妻子脸上的胭脂和香粉,表达出对远方妻子强烈的思念之情。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诗人以人泪长流比花自妩媚,泪易干比花易衰,憔悴人比憔悴花,回环反复、珠联璧合,将花与人交织在一起,刻画出一个孤独无援、多愁善感的柔弱少女形象,而桃花成了林黛玉纯洁美丽而红颜薄命的象征性写照。《诗经》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首唱以桃喻人的先声。唐代崔护的“人面桃花相映红”(《题都城南庄》),借绯红的桃花衬托少女的羞容。泪眼欢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桃花行》)以花拟人,以人比花。而唐代韦庄的“带露似垂湘女泪,无言如伴息妫愁”(《庭前桃诗》)则用湘女之泪、息妫无言描摹桃花的姿态。以桃花比拟美人,或将美人比作桃花,在古代桃花诗中屡见不鲜。清代曹雪芹的“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诗经》中,就有不少咏桃花的诗句,如《周南·桃夭》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召南·何彼秾矣》中的“何彼秾矣?华如桃李”等。而严格意义上桃花诗的出现,则是魏晋以后的事。唐代是中国诗歌的鼎盛时期,杜甫、刘禹锡、白居易等大家都写了不少咏桃花的名作。特别是晚唐,随着咏物诗的兴盛,出现了大量咏桃花的佳作。桃花与我国人民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也是历代咏花诗的重要题材
唐朝元稹在“平阳池上亚枝红,怅望山邮事事同。借花寓情,托物言志,是桃花诗的一个规律性现象。此意颇堪惜,无言谁为传。还向万竿深竹里,一枝浑卧碧流中。”(《亚枝红》)中,从两次所见桃花景观的对比中,触景生情,抒发自己怀才不遇,事业无成的感慨,格调深沉凝重。五陵公子饶春恨,莫引香风上酒楼。”(《庭前桃诗》)中,借庭前一树孤秀、幽静的桃花,寄寓王朝末世贵族子弟“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伤情绪。晚唐韦庄在“曾向桃源烂漫游,也同渔父泛仙舟。宁知地势下,遂使春风偏。唐朝刘长卿的“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然。带露似垂湘女泪,无言如伴息妫愁。皆言洞里千株好,未胜庭前一树幽。过时君未赏,空媚幽林前。”(《晚桃》)通过对深涧晚开桃花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因仕途不顺而产生的怀才不遇的感慨
3.2比兴寄托,感情真挚
舟行十里画屏上,身在西山红雨中。如宋代的陆游曾经胸怀报国大志,然壮心未酬,两鬓先斑。俗事挽人常故故,夕阳归棹莫匆匆。宋末元初的谢枋得在“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庆全庵桃花》)中,把自己隐居地庆全庵比作桃源,将自己比作桃花源中的“避秦”之人,像桃花源中一样不记时日,看到桃花开放才知道又是一年的春天来到。豪华无复当年乐,烂醉狂歌亦足雄。”(《连日至梅仙坞及花泾观桃花抵暮乃归》)都是诗人晚年归隐后生活和心情的生动写照。因此,桃花往往和桃源联系在一起,成为文人雅士避世隐居的理想处所。诗人看到落英缤纷,花落流水,就担心会有“渔郎”问津,害怕暴露“桃源”所在,表现了作者隐居的坚定态度。他的“桃源只在镜湖中,影落清波十里红”(《泛舟观桃花》)和“千载桃源信不通,镜湖西坞擅春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是封建士大夫的生活理想。到了晚年,对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很是向往。桃源即桃花源,是东晋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构建的世外仙境,是一个与现实对立的理想世界,那里与世隔绝,民风淳朴,人们安居乐业,无忧无虑,千百年来一直令骚人墨客心驰神往
吹花困癫傍舟揖,水光风力俱相怯。桃花诗,作为咏花诗的一支,属于咏物诗的范畴。赤憎轻薄遮入怀,珍重分明不来接,湿久飞迟半日高,萦沙惹草细于毛。如杜甫的“江上人家桃树枝,春寒细雨出疏篱。它要求对桃花本身作尽态极妍的描摹和刻画,不但要写出桃花的形态、色泽和芳香,而且要写出它的品格和神韵。傍沼人窥鉴,惊鱼水溅桥。”(《桃花》),构思精巧,形神兼备。影遭碧水潜勾引,风妒红花却倒吹。接着用美窥镜、游鱼惊艳来刻画桃花娇羞自矜的神态和绰约多姿的花影,真是笔调轻灵,妙趣横生。诗人用“争开”、“不待”、“密缀”、“欲无”等词语,刻画桃花的早开和繁盛,把寻常景物写得有声有色、生机勃勃。蜜蜂蝴蝶生情性,偷眼蜻蜓避百劳。”(《风雨看舟前落花戏为新句》)写风雨中桃花飘落的情景,形态毕现,生动传神,出神入化;苏轼写早春盛开的桃花的“争开不待叶,密缀欲无条
3桃花诗的艺术成就
1桃文化的悠久历史
早在春秋时期,已盛行用桃木制品来辟邪祈福,如桃弓、桃印、桃符、桃梗、桃人、桃橛等。春季开花,花多为粉红色,开时灿若锦绣。桃是我国史前最重要的特产,很早就成为先民心目中神圣的吉祥物。而神话传说中西王母的蟠桃,吃一枚即可长寿,这是老幼皆知的故事。果实甘甜,可以生食。桃,蔷薇科落叶小乔木。直到现在,桃花与桃果还被人们作为美丽、喜庆、长寿、幸福的象征。在“夸父逐日”的神话中,夸父临死前掷杖化为桃林,给后来寻求光明的人解除饥渴(《山海经·海外北经》),已赋予桃特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