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成为特殊商品在古玩市场上流通,于是玩赏古玉之风愈演愈烈,清代达到了高潮。她大约已有一万年的历史,这还不包括以前的远古先民从大量的多品种的石头中将“玉”筛选出来的漫长过程。经过长期的研究,足以认定,中国是中国文明史上的一支最古老的文化,也是一块最坚固的奠基石,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宋代玉器更加庶民化、艺术化、商品化,成为城乡富庶人家婚育、节日的不可缺少的吉祥物。玉被筛选出来成为一种特殊的材料之后,首先被用作首饰,接着被用在政治统治、身份尊卑、祭祀神灵、巫术信仰等方面上。当然,最大的收藏家还是皇帝。孔子以玉比君子,规范其社会行为,使之符合玉德。文人收藏家口头上仍承认玉德,但在实践上却喜爱沁色,渐趋将德符关系本末倒置,背离儒家“首德次符”的玉文化观及其正确道路,而陷入重符轻德的泥潭且不能自拔
已如上述,出土日趋增加,使得我们对古玉器的历史、工艺、艺术等价值及其在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中的重大贡献均有了新的深刻认识。加之互为仿效,伪品泛滥成灾、遗害无穷,这不仅扫了收藏家的雅兴,妄耗了银两,也玷污了玉文化的神圣性和纯洁性,故有“抑谓唐宋以后仿制之器多,而古玉之真者不可辨耶”之慨叹。这就是必须系统地整理传世古玉,为伪存真,将真晶纳入玉文化系列,将伪品区别良莠,使其各得其所,而不能像处理垃圾那样一律销毁。当然,伪古玉并非不可识,但确也并非易事。伪古玉生产周期缩短、成本降低、产量激增,一时间便充斥于旧货古董市场。严重的是,这类上当受骗者已比比皆是,遍及全国,这是我国古今收藏史上的最大劫难和“玉厄”,确是一种始料不及、令人万分沮丧的严酷现实。这不仅刺激了传统的制造伪古玉行业,使其死灰复燃,还诱惑一些化学科技人员以现代化工原料制造蚀染伪古玉。面对这种现状,古玉研究家、鉴定家无不心急如焚、坐卧不安,但又无回天之力,难以力挽厄运。重利是商人的本性,古玩商在古玉器交易过程中获得利润,甚至相当高的利润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为了获得高利润,模仿古玉、制造伪品投放市场以欺骗藏家,则是见利忘义,违背玉德的卑鄙行为。同时,群众在劳动生产中偶然发现的古玉以及不法分子盗掘出土玉器中的一小部分,也盲目地流人各地自发形成的旧货市场和古董店中,有的收藏家购得这些古玉,便将其视若珍宝,秘不示人。但是,上述有限的货源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收藏家的需求,于是旧货市场上便出现了供不应求,真品奇缺的脱销现象。所以,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仍是如何放下这一历史包袱而轻装前进。这种大肆泛滥的赝玉不仅污染了本已不甚干净的古玉市场,还迷惑了古玉爱好者,将其引入歧途,造就了一大批以伪当真、玩弄赝玉的如醉如痴的收藏群体
玉器长期以来被作为“文玩”流通于市场,收藏家只喜欢“玩玉”,不善考古,亦不重玉德,文人视其为“小道”。其实这是一个极大的误会,它会降低了古玉的历史文化地位。正确地理解中国玉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它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综上所述,面对着玉器市场的颠倒黑白的,是非不明的收藏群体,更需要做更多的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及循循善诱的启蒙教育,才能使中国的玉器市场走出低迷,走上健康快速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