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匠气才有生命力
一个完美的家,需要慢慢积累和沉淀
空间结构是定型之本
遇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放进家里,这样的家渐渐成为最取悦自己的地方,也成了知己。有知己相伴,怎么可能不乐在其中呢?
遇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放进家里,这样的家渐渐成为最取悦自己的地方
它本身就是有生命的东西,经历的年代越久生命力越强。崔晴说:“木头握在手里的感觉非常舒服,像人的皮肤,能使人安静下来。这个家随处能见到木制品的身影。其实又何止是木头,从前手工制作出来的东西都不匠气,所以就多了一份生命力。”
餐厅里的吊灯最令主人得意。在晚风吹拂下轻轻摇曳的灯光,让人有微醺的感觉,是难以言传的美妙。难得的贵州滚绣挂在墙上,石器时代的石头放在书架上,客厅里的皮茶几原来是撒哈拉某部族酋长的枕头!地毯是从摩洛哥带回来的,从东南亚各国捎回来的东西就更多了。那是在上海购买的一位新西兰女设计师的作品,纯手工编织。因为没处放了,所以每年有一次清理拍卖会,朋友们争相打来电话询问
这个家随处能见到木制品的身影
旅行之获让空间更充实
如果家具都是有生命的,这个柜子倒像一位端雅的大家小姐,浅笑盈盈地望着来人。客厅里的清末山西五斗柜现时已经很难再找到了,那是她外祖母的陪嫁之物。过去的衣柜都又大又笨,而这只衣柜却小巧、别致,独具一格。“我喜欢木头,喜欢老旧的东西,喜欢怀旧。”崔晴家的木质家具基本上是清代和民国时期的。摆在客厅里一点儿也不招摇
崔晴夫妇的家套内面积大约160平方米,装修时基本上没做太多改动。墙壁刷的是乳胶漆,非常的环保、安全,并非白色,而是若有若无的灰白色,即使住久了也不显旧和脏,搭配任何挂毯、壁画都很合适,如果是那种很愣的亮白色反而有突兀感。一楼的地板就是原来的水泥地,只是打磨得足够光可鉴人,不怕脏,脏了打扫起来又方便。玄关的地方改成了餐厅,因为窗外的风景可以成为免费又清爽的就餐“小菜”
然后,她掏出身上所有的现金买了自己喜欢的装饰物,兴冲冲地回国,可是她已经没有钱了。因为好东西太多了!每年他们夫妇都会去旅行,然后大包小包地扛回来一大堆东西。很多朋友都对崔晴家的东西垂涎三尺。壁毯、地毯、挂画、靠垫、灯具出去旅行好像只是为了淘宝,看见好东西就走不动了,一定要据为己有才能满意。一次他们去西班牙的一个小镇,中午的时候崔晴发现了一家像博物馆一样的店,可还没有营业,她就每隔一小时去看一次,直到晚上店主才来
阳台部分装上浴缸,泡澡成了名副其实的享受。楼梯做了改动,移到了房子的中间部位。如果非要加扇门或是弄个隔断,反而死板。楼梯摆在房子中间,是为了起到分隔区域的作用,一边是客厅,另一边是工作区。二楼的浴室原本没现在这么宽敞,但主人就是想有一间宽大的开放式浴室,就把另一个房间合并在一起,于是有了这个面积堪比卧室的卫生间。直直的楼梯上安着白色的细金属扶手。这是最简单不过的几何构图,原本追求的只是LOFT效果而已,时尚感却陡然递增
崔晴还让外祖母的另一件家具“起死回生”了。她儿时睡惯的一张大木床,后来被拆得七零八落,险些沦落到废品收购站去,她实在舍不得,又捡回来,请师傅修理好。主卧里有印尼的柚木床,做工考究,造型洗练不失风情,主要是躺在上面舒服至极。床头那精细曼妙的木雕花纹,现在的机器是无论如何也仿制不出来的,只能出自娴熟的手艺和高度成熟的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