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
造林时,挖大坑,用底水泥浆和截头法栽植,提高杨树造林苗木的成活率,是防治和减轻本病发生的重量要途径。同时,应加强苗木出圃前的检疫措施,将病、弱苗挑出,就地烧毁,控制病害的扩展蔓延。药剂可用50%多菌灵、70%甲基托布津、40%福美砷等200倍稀释液,喷涂1~2次均可。对造林地的发病幼树可应用药剂防治,一般在发病高峰期前的4月底或5月初,对发病部位进行喷洒和涂干防治。保证造林质量,起苗后苗木一定要妥善保管好,不被风吹日晒,尽量缩短苗木的运输和造林时间,不使苗木大量失水。因病原菌属于弱寄生菌,有潜伏侵染的特点,首先应该重视对苗圃起苗到造林时的各个重要环节
纺锤形孢子大小为1.64~2.74μm×9.59~13.7μm;线形孢子顶端呈弯钩状,大小为1.37~1.78μm×15~27.4μm。该病病原拟茎点菌(PhomopsismacrosporaKobay&Chiba)的分生孢子器埋生于寄主组织表皮下,单生或聚生在子座内,呈扁球形或不规则形,大小为106~424μm×795.6~1274.4μm;分生孢子有二种形状,均为无色透明,单胞。分生孢子梗单枝,较短
根据越冬枝条的诱发病试验结果来看。从捕捉孢子数量变化规律来看,该病的分生孢子从5月中旬至8月底都可捕捉到,其中6月中、下旬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飞散的高峰期。5月初,病斑纵向逐渐扩大成梭形,大小为5~15cm。本病在辽宁省为一年发生一次传播侵染。5月下旬或6月初,分生孢子器开始成熟开裂,溢出淡黄色的丝状分生孢子角,遇雨水易溶,被溅射,随风吹散传播。7月中旬后,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随树皮的失水干缩,从感病枝干部位的表皮全部脱落。同时田间杨树也不再产生新的病斑和子实体。病原菌以菌丝体在当年受侵染的枝条表皮内越冬,为翌年4月底发病的初次侵染来源。经观察,孢子的数量多少与降雨量、降雨次数存有正相关。本病在当年4月下旬开始发病,初期一般在感病植株的枝干上可见变色的病斑块。5月中旬以后,感病部位树皮组织变成淡黄色,病斑稍微凹陷,同时表面密生小颗粒状的分生孢子器
发病初期在树干可见褐色浸润病斑,随着上下扩展,可产生5~15cm大小稍微陷凹的梭形溃疡病斑,有时在感病的主侧枝上不呈现梭形溃疡病斑、而呈树皮大块变色坏死。杨树的一年生条和3~5年幼树均可感病,多半发生在杨树地际以上的主干和分枝上。发病后期,感病枝干的树皮组织逐渐呈淡黄色,同时在受害部密生隆起的黄色小颗粒点,即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约在5月中旬以后,分生孢子器逐渐成熟开裂,溢出土黄色丝状的分生孢子角,发病严重时,病斑围绕树干而诱致植株枯死
症状
据国内资料记载,该病原菌可侵害葡萄的新梢和果实,诱致葡萄枝枯病。杨树拟茎点溃疡病,是近年在杨树(Populus)上新发生的一种威胁性病害
发生规律
防治方法
由此可见,该菌在生理学特性上比较特殊,对温度和pH值的要求均比其他杨树溃疡病菌偏高,要在适宜温度和较高的碱性条件下才能生长。该菌在13~32℃温度范围均能生长,适宜生长温度为25—32℃,其中最适宜温度为30℃。在培养基上未见有性时期。初期菌落为白色,后期浅灰白色。经培养22天出现子实体,28天子实体成熟开裂,溢出无性时期分生孢子。该菌所需pH值,从pH3~10范围内,病原菌菌丝均能生长,最适宜生长为pH6~10。病原菌适宜于PDA培养基、麦芽粉培养基、豆饼粉培养基上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