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生态系统退化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生态问题。这一论述对于扭转我国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趋势,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推进实现湿地工作的战略目标,必须以生态文明的理念指导我们的思想和行动,必须把生态文明的理念贯彻始终。一些地方湿地生物多样性衰退趋势明显,许多重要湿地部分或者全部丧失作为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和繁育地的功能,给生物安全带来威胁。西部许多重要湿地由于上游水资源被转为它用,导致河流断流和湖泊干涸。十八大报告第八部分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一些地方对湿地重开发轻保护、重获取轻给予,导致湿地资源过度开发利用,超过了湿地生态系统自身的承载能力,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的形势十分严峻。部分内陆湿地丧失了存蓄淡水的功能,加剧了水资源危机
采取指定国际重要湿地、划定重要湿地、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和湿地保护小区等方式,构建湿地保护空间,维护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和安全,增强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由湿地保护空间和湿地修复空间构成基本的湿地生态空间,实现“山清水秀”的要求。 一是要在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中,合理布局湿地生态空间和开发空间。对退化湿地现状进行评估,按照生态区位的重要性,规划落实湿地修复空间。按照十八大关于“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的精神,在湿地资源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国家主体功能区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落实,合理布局湿地空间结构。同时,以不破坏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为前提,规划必要的湿地开发空间,给人们提供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和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
三、面对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扩大湿地面积,必须采取超常规的措施。在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如黑龙江三江平原、黄河河套平原,以及重要的水产养殖区如长江中下游湖群,湿地发挥着保障灌溉和水产品生产等作用,通过完善保护体系、促进可持续利用示范等,构建粮食安全的防护屏障。为从根本上扭转我国湿地面积不断下降的趋势,十八大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因此,必须抓紧开展工作,关键是谋划好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更好地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水资源安全和粮食安全,更好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对鸟类特别是珍稀濒危鸟类迁飞网络上的湿地,在优先实施现有的湿地保护工程、总结工程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评估研究,规划实施专门的保护工程,为维护生物安全提供重要保障。湿地维护淡水安全工程。德班气候大会关于“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的决定中,已纳入了湿地相关内容。湿地应对气候变化工程。 三是要谋划布局湿地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努力扩大湿地面积。比如:鸟类迁飞网络湿地保护工程。因此,应当及早开展泥炭湿地调查,深化湿地与气候变化关系研究,谋划湿地应对气候变化工程,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开拓新的领域。目前,我国实施的湿地保护工程专项规划,虽然是全国性的,但由于受财力所限,规划的项目均是点状布局,还没有从全局性、流域性和区域性的角度,对湿地保护恢复进行整体布局,与十八大关于湿地工作的一系列要求还有不小差距。结合太湖综合治理等成功实践,实施污染湖泊湖滨带湿地修复,扩大湿地面积,净化饮用水源。结合国家重大水资源工程如南水北调工程,实施水源地及沿线湿地保护与恢复,确保供水安全。湿地保障粮食安全工程。特别指出“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我国可利用的淡水约有96%储存在湿地中,湿地最显著的功能之一就是储存淡水和净化水质
党的十八大就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描绘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布局,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地位、战略目标和四大具体任务。这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体现了执政兴国理念的不断完善,也彰显了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任的精神
二、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湿地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与湿地直接相关的论述达10多处,如:报告第一、三、八等部分,集中体现在报告第八部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表明湿地工作已上升为党和国家战略。 党的十八大之所以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既有对因长期以破坏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粗放式发展导致“人与自然”关系失调的深刻反思,又有对近年来重视生态保护和建设带来“人与自然”关系修复的全面总结。这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说明,只有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够实现科学发展和绿色增长,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题中应有之义。全面学习、深刻把握党的十八大关于湿地工作的重要精神,对于加强全国湿地保护恢复,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湿地作为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党的十八大报告第八部分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四大任务,包括:“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任务。每一项任务都与湿地直接相关,推进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这些重大任务,必须把湿地保护恢复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
二是要在全面促进资源节约中,促进节约集约利用湿地资源。按照十八大关于“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和“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等精神,把节约集约利用湿地资源作为湿地合理利用的重要内容,对湿地资源利用全过程进行管理,切实降低生产生活对湿地水土资源的消耗,把加强水源地保护作为湿地保护的重点之一,并把湿地水量管理纳入用水总量管理之中,更好地发挥湿地保障水土资源安全的基础作用
一、湿地工作已上升为党和国家战略,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意志
“新要求”包括五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其中包括“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提出“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三部分向全党全国提出了“确保到二○二○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指出“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这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又为全国湿地工作指明了方向,是到二○二○年湿地工作的战略目标。这里的“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就包括了“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
按照十八大关于“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等精神,必须下大力气加强湿地保护制度建设。要积极推进湿地立法,尽快出台全国湿地保护条例,明确湿地的法律地位,依法保护恢复好湿地。 四是要加强制度建设,建立湿地保护恢复的长效机制。要推进建立湿地生态补偿、湿地生态补水、湿地用途管制等相关制度,形成有利于湿地保护与恢复的良性机制。要把湿地纳入各级政府的考核指标之中,建立起有利于保护湿地,维护湿地生态系统完整性,改善生态和改善民生的考核奖惩机制
四、切实加强湿地保护恢复,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任务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