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木雕家俱 / 古代书画装裱:贴折条(二)

古代书画装裱:贴折条(二)

裱画界有这样一句行话,叫做“宁可多贴千条,也不可放过一条”。因此,修复师对这一工序采取慎之又慎的态度。客观地讲,一幅重新修复装裱后的书画,出现若干条折痕也是正常的,但如果出现众多的折痕,再行重裱的话,将会又一次地对古旧书画造成新的损害。多贴千条当然无一益处,但漏过一条也将后患无穷,它将直接导致重新修复装裱好的书画,再次出现新的断折,让人有前功尽弃的感觉

4、反复贴:一幅书画修复装裱完后,存放一段时间,便又发现新的断折的产生。究其原因:一是查找折条不彻底,漏划线、漏贴条,当然也包含修复师查找不出断折的局限;二是划线草率,贴条马虎;三是缺了一道反复检查的步骤,即贴完一遍折条后,应搁置一段时间,(如一星期或更长),待它有了一定的收缩舒张后,再找一遍断折痕,再叠,一般经过这样三次的反复,才可覆背上墙

三、查折条的方法

目前,贴折条的方法有两种:一是不画铅笔印,直接在折痕上贴折条,这样的方法简单,但很难把断折的裂痕查找彻底,同时,贴时也不容易把折条纸贴得准确无误;二是先画铅笔印(2B铅笔),再贴折条,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但弊端是使用铅笔容易在画芯上划出新的断折印痕来。倘若碰上浅色的画芯,一旦画上较深的铅笔印,待贴好折条,覆好背后,深色的铅笔印便会赫然顶到画面上来。为了把断折的裂痕查找彻底,在克服划线弊端的同时,我们仍采用划线的方法来查找折痕

1、依自然折痕查找:所谓自然的折痕,就是画在小托干燥后自然形成的断折痕,此时,把画芯对着光,断折痕毕现,用铅笔轻轻依折痕划出,要求在硬的桌面或玻璃台面上划线,如果画芯下面衬垫软的纸张等,极易将画芯划伤

换言之,即将折条贴在断折的中心位置。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在给断折画线的时候,已经有部分线条偏离了断折的中心位置,而在贴条时,又因为马虎等原因,将贴条贴歪,导致贴条的边口与断折齐平;这样,不仅起不到加固的作用,反而更增加了这种断折的严重性。1、骑缝贴:骑缝贴的要求,就是要将折条的中心线与断折印痕重叠

3、用地杆卷着查找:用地杆卷着查找断折,容易将难以发现的断折找出来,难度也是较大的。如果碰上特别残破的,像断折严重的绢本画,则可改用大直径的筒来卷(10厘米左右),可防止或减缓在卷的过程中出现新的断折。地杆要选用圆润光洁的,先把画芯卷实,再松开一部分,轻轻用手捏一捏,发现有断折马上用铅笔把它画出来

贴折条是古代书画修复装裱中极其重要的一环,今日的粗心必将会带来日后的隐患,需要修复师以非常严谨的态度来对待它

四、贴折条的技巧

2、在拷贝台上查找:把书画正面朝下,平铺在拷贝台上,透过拷贝台的灯光,书画的断折一目了然,用铅笔仔细地依折痕轻轻划线。没有现成的拷贝台,也可做成一简易的带斜面的木头架子,上搁玻璃,对光使用

同样,在普通的湿度下,也不宜立即翻动刚贴好的折条的画芯,它也同样会在未干的部位出现断折痕。如果工作室的湿度能控制在80%左右,则此时的画芯及镶料,呈现出柔软平服的状态,刷上浆的折条也不至于速干,折条贴到画芯上,也显得紧密牢固。书画的贴条与书画的覆背一样,它们都需要在一个相对湿润的环境中进行。需要强调的是:在干燥的环境中,贴折条(RH40%左右),画芯纸常常发脆,倘若翻动画芯纸,则会不断出现新的断折痕

五、环境及其他

为了弥补竖贴影响画面视觉效果,竖贴的条可考虑选用略宽些的贴条,并在两边做坡口。而当画幅竖向的撕裂或有竖向的折痕时,该不该贴条?我们认为,竖向的贴条,在装裱完后张挂时,折条印会较明显地顶出画面,影响画面的视觉效果。因此,轻微的印痕,能不叠尽量不叠;但严重的断折痕,则需要贴条。不然,装裱完后,不可避免地会重新出现折痕。3、横竖贴:画幅横卷产生的横向断折痕,常规的贴条都是横向的

如一幅画,其画芯较厚且已经完全断开,当叠了一层细的(0.2厘米左右)的折条后,发现叠过条的位置仍然有折痕,此时需要在原位上再叠一层。2、多重贴:多重贴即贴一层折条顶不住断折痕,而需要贴多层来解决。最常见的是叠宝塔形。在上下两层不能重叠的情况下,第二层折条就需要改用宽一些的(0.35厘米左右),叠出的形状如“宝塔”般。另一种情形是折条与折条之间挨得很紧,产生一条细缝,画幅一卷的话,则会导致新的断折出现,这样也需要在两条折条中间的细缝中,再贴一层折条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2/11/315197.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