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叶女贞叶斑病
除了危害金叶女贞外,还危害大叶黄杨、秋葵、碧桃、三叶草和紫叶李等园林植物。褐带卷叶蛾,学名Pemisheparana(Schiffermiiller),又称苹褐卷蛾,属鳞翅目卷蛾科害虫
发病初期叶片出现褐色小斑,周围有紫红色晕圈,斑上可见黑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⑴症状:真菌类病害,危害叶片、枝条。叶上病斑呈圆形或长条形,后扩展不规则的红褐色大病斑,中央为灰白色,散生小黑点,茎及枝病斑为灰褐色的长条形,后期产生黑色霉层。随着气温的上升,有时数个病斑相连,叶片焦枯脱落,严重时枝条干枯,最后整株死亡
3、金叶女贞枯萎病
第三代幼虫9月下旬孵化,于10月中上旬寻找越冬场所。卵期7天至8天,多产在叶面上,每雌虫可产卵100粒至140粒。树木开始萌芽时,越冬幼虫出蛰,取食幼嫩的芽、叶和花蕾,受害叶表面被咬成箩底状,仅剩叶脉。6月下旬至7月上旬羽化为成虫。触动后有倒退或弹跳习性。第二代幼虫在7月中旬开始发生,取食叶肉,危害时间较短,8月上中旬羽化为成虫。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幼虫卷叶危害。6月中旬老熟幼虫在卷叶内开始化蛹,蛹期为8天至10天。初孵幼虫群集在叶片上,幼虫长大后分散活动,如遇惊动即吐丝下落或迅速逃逸。成虫对糖醋具有趋性。⑶发生规律:每年发生2至3代,以幼龄幼虫在树干粗皮缝、剪锯口裂缝、死皮缝隙和疤痕等处做白色薄茧越冬。成虫有趋化性和弱趋光性,白天隐藏在叶背或草丛灌木中,夜间交尾产卵
④对金叶女贞上面树木的木虱、蚜虫、蝽蟓等害虫及时防治
下唇须前伸。中带下半部增宽,其内侧中部呈角状突起,外侧略弯曲。基斑、中带和端纹均为深褐色。后翅灰褐色。雄成虫前翅前缘呈弧形拱起更明显,中带深褐色前窄后宽,其内缘中部凸出,外缘略弯曲,基斑褐色(这一点与雌成虫有区别);雄性外生殖器的爪形突较宽,基部有1对耳状突起。体及前翅褐色,雌成虫前翅前缘稍呈弧形拱起,外缘较直,顶角不突出,翅面具网状细纹。成虫:体长8~11毫米,翅展16~25毫米。腹面光滑,第2节最长
金叶女贞的病虫害及防治
②适当进行修剪,剪除过长枝、徒长枝和嫩枝,改善通风透光条件,特别是要增强内膛的通风透光;
③化学防治:可用75%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50%杀螟松1000倍液,90%晶体敌百虫800倍至1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800倍至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敌杀死)乳油150
④栽植时降低密度,每平方米栽植6~8棵为宜,不要追求当年绿化效果,为后期留出生长空间
金叶女贞枯萎病对金叶女贞的危害是毁灭性的,一旦发生死亡率几乎达到100%,因此做好预防工作是关键
关键是在病害未出现症状前进行预防。5~8月初每月浇灌一次,有发病苗头的每半月浇灌一次。⑷防治方法:该病的防治应以防为主,防重于治。可用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或40%多菌灵悬浮剂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浇灌。可以在5月下旬开始对重点发病区域进行喷药预防
⑷防治方法:应在六月上旬注意防治第一代幼虫,及时防除幼虫,以控制羽化成虫数量,降低第二代危害
一、病害防治技术
⑤化学防治:80%大生可湿性粉剂有很好的防效作用。也可喷施25%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的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80%的代森锌500倍液,或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进行防治
卵:扁圆形,长约0.9毫米,初为淡黄绿色,近孵化时变褐;卵块一般由数十粒排成鱼鳞状,表面有胶状覆盖物
建议双排绿篱栽植密度可每米6株;色块栽植每平米6~8棵,可以按照株距30厘米,行距50厘米栽植。①金叶女贞栽植密度要合理,为后期生长留出较充足的空间,不能只图眼前效果
⑴症状:该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也可以扩展到枝条上。初期在叶片上形成圆形黑色霉点,有的沿主脉扩展,以后逐渐增多,形成较厚的黑色或黑褐色的煤烟状层,严重时形成黑色霉层,影响光合作用
为害若虫盛期在六月上旬。⑶发生规律:河北中部一年发生1~2代。第一代卵孵化期为五月下旬至六月上旬。若虫孵化后从卵囊中下口爬出,在叶片背面叶脉两侧或枝条上固定取食并越夏,秋季落叶前转移到枝干隐蔽处越冬。以若虫在树皮缝、翘皮下、鳞芽间做蜡囊越冬。成虫羽化期在六月中下旬。第二代卵孵化期在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
④药物防治:在若虫盛发期至成虫盛发期,可以用40%速扑杀1500~2000倍液,或10%吡虫啉2000倍液,或40%的氧化乐果1000倍液喷雾防治,若虫发生严重时,可用速扑杀加吡虫啉或速扑杀加氧化乐果混合使用,效果更好,视防治效果可用连续喷施2~3次
此外,金叶女贞叶色金黄,可与绿色、红色植物搭配种植。自从国外引进我国以来,由于病虫害少,抗性强,得以迅速繁殖,被广泛应用到园林绿化当中。金叶女贞生长速度,耐修剪整形,宜做绿篱,也可用于隐蔽遮挡;既可以在草坪及绿地边缘或中间孤植、列植,也可以种植色带、色块;既可以修剪成圆形、球形,也可以修剪成波浪形、坡形等。金叶女贞(Ligustrum×Vicaryi)为木樨科(Oleaceae)女贞属木本园林植物,是金边卵叶女贞和欧洲女贞的杂交种。笔者对其主要病虫害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初步研究,现就叶斑病、煤污病、枯萎病、粉蚧、褐带卷叶蛾、霜天蛾、木蠹蛾等常见的几种病虫害防治技术加以介绍,供同行们参考。金叶女贞对二氧化硫具有较强的抗性,对氯化氢也具有一定的抗性,同时,还具有滞尘抗烟的功能。但是随着种植应用时间的延长,病虫害也在不断的发生和发展
⑶传染途径:病原菌以菌丝在病叶、病枝等上越冬。如果金叶女贞上面有国槐木虱、合欢木虱、蚜虫、蝽蟓等刺吸式害虫时,其分泌物也诱发此病的发生。在金叶女贞粉蚧大量发生后,以其排泄出的粘液为营养,诱发煤污病菌大量繁殖。高温、高温、通风透光不良,有利于此病的发生
②发现有粉蚧为害,喷施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或40%速扑杀1500~2000倍液等进行防治;发生严重时,也可两者混合后进行防治
②灯光诱杀成虫:根据成虫的趋光性,结合防治其他园林害虫,在重点防治区域设置杀虫灯诱杀成虫
⑷防治方法:
②加强管理,适时浇水、施肥,少氮肥,多磷钾肥,促使植株健壮
①及时修除病虫枝,增强通风透光,降低湿度
③在发病盛期,喷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50%多菌灵1000倍液等进行防治
③合理修剪,通风透光。金叶女贞生长较快,年生长量可以达到50厘米以上,因此,在修剪色块时尽可能降低修剪高度,以便改善透光条件
雄成虫体长约2mm,黄白色,翅一对。卵囊灰白色,棉絮状。⑵形态特征:雌成虫体椭圆形,长5~6mm,腹面平,背面略隆起,全身覆被白色蜡粉,分节明显,分节处蜡粉薄;体缘有白色蜡丝。蛹长椭圆形,长1.8mm,黄褐色,包被于灰白色蜡囊中。若虫初孵时椭圆形,长0.4mm,老龄若虫长达1.5~2mm,足发达,尾端有白色长短蜡丝各一对。卵椭圆形,橘黄色
⑵病原:金叶女贞枯萎病是真菌性病害,是半知菌亚门丝孢纲瘤痤孢目瘤痤孢科镰孢属尖孢镰刀菌引起的维管束枯萎病,为系统侵染病害
1、金叶女贞粉蚧
⑷防治方法:
金叶女贞粉蚧属同翅目粉蚧科
2、褐带卷叶蛾
在温度合适且湿度大的情况下,孢子几小时即可萌发。连作、密植、通风不良、湿度过高均有利于病害的发生。由于植株栽植密,通风透光差,株间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高湿、高温适宜的环境,对病菌孢子的萌发和侵入非常有利,使病害大发生。河北任丘一般在7月中旬开始发病,上年发病较重的区域,下年一般发病也较重。⑶发生规律:以菌丝体在土表病残体上越冬,分生孢子通过气流或枝叶接触传播,从伤口、气孔或直接侵入寄主,潜育期10至20天,病菌生长适温26℃,孢子萌发适温18℃至27℃
⑷防治方法:
⑵病原:由半知菌亚门丝孢目链格孢属病原真菌引起的
③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的抗性;
腹部末端具臀节。头部单眼区黑色,单眼6枚。幼虫:体长19毫米至22毫米。体绿色,头近方形,头及前胸背板淡绿色,大多数个体前胸背板后缘两侧各有1黑斑,毛片淡褐色
2、金叶女贞煤污病
⑶发病规律:病原菌可在土壤、病残体内越冬。病原菌侵染根系后,造成整个养分和水分输导功能丧失。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原菌的增殖和侵染,暴雨和灌溉有利于病原菌的扩散。由地下根侵入,经过维管束扩散到植物各部分,并在维管束内增殖造成堵塞或中毒,引起植物萎蔫直至枯死。金叶女贞枯萎病初现期在5月下旬,发病高峰期在6~8月份,可以一直延续到10月份
①人工捕捉:在幼虫危害初期,及时摘除包裹着幼虫或蛹的受害叶片
⑵形态特征:
⑴症状:金叶女贞感病后首先在外观上表现为叶片萎蔫下垂,叶片失去光泽,逐渐失绿以至叶片枯黄,整个植株枯死;地下部分表现为须根枯死
⑴危害状:幼虫食害幼嫩的芽、叶、花蕾,常吐丝连缀2片至3片叶片或纵卷1叶,潜藏在卷叶内危害,受害严重时不能展叶,严重的使整个叶片残缺不全,影响观赏价值
⑵病原:属于真菌中半知菌亚门的煤炱菌,菌丝暗褐色,串珠状,匍匐于叶面
第1列大而稀,靠近节间;第2节小而密。腹部第2节背面有2排横列刺突。蛹的顶端不太突出,末端细,平扁而齐,具有8枚弯曲而强壮的臀棘,两侧各2枚,末端4枚。头、胸背面深褐色,腹面稍带绿色。蛹:长9毫米至11毫米。腹部第3至7节背面亦有2列刺突
⑴危害方式:成虫若虫多集中在叶片、叶柄和枝条等处危害,诱发金叶女贞煤污病,引起提早落叶,严重时造成枝株死亡
二、虫害防治技术
①清除病残体,减少侵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