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生长习性
具温中散寒,开郁止痛之功效。吴茱萸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EuodiarutaecarPa)的干燥将近成熟果实,又名吴萸、茶辣、吴辣等。主产贵州、广西、湖南、云南、四川、陕西南部及浙江等地,江西、湖北、安徽、福建等地亦产
老树应适当剪去过密枝,或砍去枯死或虫蛀空树干,以利更新。开花结果树应注意开春前多施磷、钾肥。3.田间管理移栽后要加强管理,干旱时及时浇水,并注意松土、除草。每年于封冻前在株旁开沟追施农家肥。当株高1米~回.5米时,于秋末剪去主干顶部,促使多分枝
(1)根插繁殖:选4~6年生,根系发达,生长旺盛且粗壮优良的单株作母株。于2月上旬,挖出母株根际周围的泥土,截取筷子粗的侧根,切成15厘米长的小段,在备好的畦面上,按行距15厘米开沟,按株距10厘米,将根斜插入土中,上端稍露出土面,覆土稍加压实,浇稀粪水后盖草。移栽方法是:按株行距2米X3米,挖穴深60厘米左右,穴径为50厘米,施入腐熟基肥10公斤。翌春或冬季即可出圃定植。苗高5厘米左右时,及时松土除草,并浇稀粪水1次。约2个月左右即长出新芽,此时去除盖草,并浇清粪水1次。每穴栽1株,填土压实浇水
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在严寒多风地带以及过于干旱地方,不宜栽培。野生多见于疏林和林缘旷地
4.病虫害防治
(2)锈病:5月始发,6~7月为害严重,为害叶部,防治方法:发病时,用波美0.2~0.3度石硫合剂或25%粉锈宁1000倍液喷施
低洼积水地不宜种植。1.选地、整地吴茱萸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山坡地、平原、房前屋后,路旁均可种植。中性、微碱性或微酸性的土壤都能生长,但作苗床时尤以土层深厚、较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或沙质壤土为佳。每1000平方米施农家肥3000公斤~4000公斤作基肥,深翻曝晒几日,碎土耙平,作成1米~1.3米宽的高畦
(1)煤污病:5~6月多发,为害叶部,此病与蚜虫、蚧壳虫为害有关。防治方法:虫害发生期用40%乐果乳油卫00O倍液喷施;发病期用1:0.5:150倍波尔多液喷施
(3)分率繁殖:吴茱萸易分蘖,可用每年冬季距母株50厘米处,刨出侧根,每隔10厘米割伤皮层,盖土施肥覆草。次年春季,便会抽出许多的根率幼苗,除去盖草,待苗高30厘米左右时分离移栽
(一)形态特征
2.繁殖方法用根播、枝插和分率繁殖
采收时因品种而异。一般于7~8月,当果实由绿转为橙黄色时,就可采收。正常植株可连续结果20~30年。吴茱萸移栽2~3年后就可开花结果。宜在早上有露水时采摘,以减少果实脱落,干燥后揉去果柄,去除杂质即成。以果实干燥、饱满、坚实无梗、无杂者为佳
覆土压实,浇水遮阳。一般经l~2个月即可生根,4月20日以后地上部芽抽生新枝,第2年就可移栽。(2)插枝繁殖:选l~2年生发育健壮,无病虫害的枝条,取中段,于2月间,剪成20厘米长的插穗,插穗需保留3个芽眼,上端截平,下端近节处切成斜面。将插穗下端插入1000PPm的吲哚丁酸溶液中,浸半小时取出,按株行距10厘米X20厘米斜插人苗床中,入土深度以穗长的2/3为宜,切忌倒插
(四)采收与加工
种子发芽适温为12C~16C,发芽率为50%~60%
(三)栽培技术
防治方法:用90%敌百虫800倍液或Bt乳剂300倍液喷施。(4)柑桔凤蝶:3月始发,5~7月为害严重,以幼虫咬食幼芽,嫩叶或嫩枝
蓇葖果,扁球形,紫红色,有粗大腺点。花单性,雌雄异株,花小,黄白色。叶对生,为奇数羽状复叶。花期5~7月,果期8~9月。种子1粒,卵球形,黑色有光泽。雌花花瓣较雄花略大,子房上倍,心皮5。聚伞状圆锥花序,顶生。小叶5~9,椭圆形或卵圆形,顶端锐尖或渐尖,全缘或有钝锯齿,两面有透明腺点,被淡黄褐色柔毛,脉上更密。雄花萼片5,花瓣5,雄蕊5;子房退化为三棱形,被毛。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株高3米~10米,嫩枝绿色,老枝赤褐色,有短柔毛,上有明显皮孔
防治方法:5~7月成虫盛发时,进行人工捕杀;用药棉浸80%敌敌畏原液塞人蛀孔内或用800倍液灌注,并用泥封孔;利用天敌天牛肿腿蜂防治。(3)褐天牛:又名蛀杆虫,5月始发,7~10月为害严重,以幼虫蛀食树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