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器高17厘米,上口径10厘米,底足口径6.5厘米,其表面附有很多黑点,主要因胎中含黑色杂质所致。该器乍看上去不是很上眼,因为釉色灰白,间有雀斑,但仔细品味时,你会感到那些被世人叫绝的品质
从器型上看,小型,薄胎,原始的花觚型,其实是从古代青铜器的“尊”演化而来的,所以这件东西应该称作“尊”,很符合汝窑的特点,可以说,胎骨坚薄,胎质细腻雅致
该器釉色不是很光亮,造型还不甚周正,但恰恰说明了它的古朴之处。笔者在南方一古玩店里购得一件小形花觚,只觉得器型独特,古朴、旧气十足,根据器型、釉色和胎底分析,应该是宋早期的东西,但究竟是哪个窑口却怎么也判定不了,说法不一,有的说越窑,有的说唐代青瓷。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笔者把它带到了北京,请教一位专家,专家称之为宋代汝窑双环贯耳觚形尊,也可以说是最早的花觚
这件器物不是紫口,而是白口,铁足也不明显,这就是它为汝窑早期产品的理由,因为它和后来所形成的紫口铁足有区别,说明它是在试制阶段,摸索阶段,当然可以是白口,即盘口上面有一圈月白色彩就是当时多刷了一遍釉。从胎质上看,正是所谓的香灰胎,胎色带有深浅不同的褐灰色,与北宋官窑胎脂相近,釉薄之处,胎骨外浮,口沿及棱线微露胎色,形成古人所谓的“弥足珍贵,紫口铁足”
从釉色上看,汝窑器用玛瑙、玉石粉作釉,莹泽似玉,厚如堆脂,即所谓宝石釉,颜色多为天青,另有粉青、豆青、月白等,这件东西应该称作月白釉,有轻微的鱼子纹和蟹爪纹开片,从釉色厚的地方和上沿下的流釉看很明显,其釉色细腻如玉,很符合汝窑釉的特点,当然因为它是早期的作品,和后来的汝窑器比起来还远远不足,但也许早期的汝窑产品尚未被宫廷所采用,也许这件器物是属不合格品,所以不管从哪个角度看,它都是早期的汝窑器物
一件新的东西出现,必然引起各界的不同反响,笔者诚请瓷器专家们发表看法,以便对此事有更深的了解
根据以上分析,它就是宋早期汝窑所烧的觚形尊。从包浆上看,它旧气十足,表面不很光亮,这是汝瓷的特点,再因它是出土之物,做工精细可带几分古朴,足底和内侧釉边沿都有明显的火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