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场地的客流量非常有限,画廊基本是一个熟人的场子,从画廊开始李苏桥便没有对它有盈利的要求,考虑的更多是其对艺术家是否有更多的帮助,所以在草场地客流量日益流失的情况下,空间画廊留存意义则需要重新考虑。对于李苏桥来说,一篇文章的发表能引发这么大的动静让他有些意想不到,关闭画廊的展示空间完全是个人行为,从商业模式来讲,任何一个商业单元、公司开门关门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从个人来讲这是一个生意,该关就关,该开就开
对于画廊的结束,李苏桥没有太多的不甘,画廊并不是自己惟一的人生目的,自己对“70后”、“80后”艺术家的关注与收藏也会一直持续。相对于在本土范围内的角逐,李苏桥的兴趣更在于促成国内年轻艺术家在国际上亮相,在当下依然是西方主导这个不争事实的情况下,相比沉浸在内部市场不能自拔来说,与话语方直接对话要更加有积极的意义。李苏桥对于自己的画廊有一个十年规划的预期,对于十年前计划做一个有号召力的中国年轻艺术家画廊的初衷,现在看似并没有实现这个愿望
而随着数年来“70后”、“80后”艺术家在市场中就位情况的基本定型和国外画廊纷纷向其伸出橄榄枝的情况成为其主要合作方之后,李苏桥认为本土画廊在重要年轻艺术家的角逐中已经愈发吃力,新登场的艺术家在未来三五年成为热点的可能性又很小,自己没有必要在这其中不按规则去抢夺这些有限的艺术家资源。十年前以藏家身份进入这个行业,开画廊对李苏桥来说算是一个非常理想化的票友行为,画廊空间更多是为了自己关注的“70后”、“80后”艺术家举办展览。当目标艺术家不需要这个空间来展览的时候,展览空间的意义真的就不大了
文章发布之后着实在网上引发了不少热议,微信朋友圈一度被转发刷屏,有人表示祝福,有人感到可惜,有人对文中大量表露圈内从业心得的格言警句赞叹不已;也有质疑的声音认为这是一种获利之后的撤退,没有体现出一个画廊主的坚持。而更多人在李苏桥戏称自己的空间是土鳖画廊以后,可能也在心里悄悄开始了还有哪些画廊是土鳖画廊的对号入座。和近期草场地艺术区传出各种画廊搬迁的消息相比,李苏桥的这篇文章显得颇为高调,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写得有点跑题,可能聊大了。近日,知名艺术品经纪人李苏桥发布了一篇名为《土鳖画廊愁展览——我为什么要关闭展览空间》的文章,正式宣布了自己将关闭运营了十年之久的北京空间画廊
董林/摄。主打“70后”、“80后”艺术家联展的北京空间画廊在运营十年后关闭
作者 周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