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营林管理,尽量伐除严重受害竹株;密林间伐,以促进竹的生长;适当施肥,以增强抗虫能力
卵:椭圆形,淡黄色,长0.4mm,宽0.2mm
【类属】属同翅目链蚧科
若虫生长发育17天左右便可区别雌雄。另有少部分继续发育,于8月初开始孕卵,孕卵期约1个月,9月上、中旬开始产卵、孵化。雄虫多寄生于当年嫩叶的叶柄基都;雌若虫多寄生于当年生小校或节间上。初孵若虫活泼,每分钟爬行3-4cm,一般爬行36-48小时,在当年生的小技、竹节、芽鳞及叶柄基部固定。每头雌成虫一般产卵量为400粒左右,最多553粒,最少107粒。卵期1-2天,第一代若虫5月中旬开始孵化,盛孵期在5月下旬和6月中旬。固定后3-4天,体缘出现白色蜡粉,此后逐渐形成蜡壳。半球竹链故的天敌有一种挑小蜂和一种光小蜂。越冬的受精雌成虫,于翌年2月恢复取食,虫体逐渐膨大开始孕卵,孕卵期约3个月,5月中旬开始产卵。一天中孵化量以10-15时较集中。第一代雌成虫交尾受精后,大多不再发育,越冬到翌年春恢复取食后孕卵。卵产于雌虫蜡壳之后端。第一代雄若虫6月底化蛹,蛹期3-4天,7月上旬为雄成虫羽化盛期,7月中旬羽化结束,羽化率为85%左右。孵化若虫发育到2龄,于10月底、11月初先后在嫩枝上越冬
【学名】Bambusaspishemisphaerica
加强监测,于若虫孵化后一星期左右用80%敌敌畏乳油,或40%乐果乳油或50%杀螟松乳油,或25%亚胺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800倍液喷杀,效果良好
(2)保护与利用天敌
【形态特征】成虫:雌虫蜡壳坚硬、半球形隆起、前端圆而后端狭、光滑透亮具光泽、青黄色,长2.5-3.0mm、宽1.5-2.0mm,蜡壳包裹小枝达1/4-1/2,边缘密生白色碎片状蜡丝;圆形瘤状触角具2长毛和1短毛,触角与体缘之间有五格腺带;具气门路五格腺的气门大,体缘2列“8”形腺在体后并为1列,五格缘腺与“8”形腺成一宽带、该带向腹末渐窄并中断,6-10格的多格腺在腹面形成2完整的及6条断续的横列,管腺散布体背、在后端仅1对大背管腺,体背小“8”形腺稀疏散布;臀瓣不发达、端部毛短,肛环孔2列,短肛环刺毛6根。雄虫长椭圆形的蜡壳两侧近平行,缘蜡丝稀疏,长约1mm,淡赤褐色,眼红色;念珠状触角10节;白色前翅透明有2纵脉,腹部黄色、尖细,交配器针状,腹未白色长蜡丝2根
(3)药剂防治
【分布】国内分布于广东、江酉、江苏、浙江、安徽、山东、上海、陕西等地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
越冬若虫于翌年5月陆续发育为成虫。雌成虫出现盛期在5月中旬,孕卵期约1个月,至6月上旬开始产卵。【发生规律】在江苏以1年1代为主,亦有1年2代的现象;在安徽则l年2代,均以受精雌成虫和2龄若虫越冬
触角6节,足发达,体缘“8”形腺明显;肛环发达、肛环刺毛6根,腹末端毛2对。若虫:体椭圆形,淡赤褐色,长0.4-0.45mm、宽0.2-0.25mm
【危害】可以为害多种竹类植物。寄生于当年新发出的嫩枝及嫩梢的节间和芽眼,被害后嫩枝停止生长、节间缩短,造成竹叶落枝枯,严重影响竹的生长、发笋和竹林衰败